博士|抢占微生态护肤时代先机,瑷尔博士探索科学护肤
一直以来 , 微生态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 而微生态护肤目前还处于“外行看热闹”的阶段 , 并未形成极具强势理论的局面 。 随着中外美妆品牌的纷纷介入 , 这势必将引领化妆品行业步入新一轮竞争期 。
今日 , 由福瑞达美业及旗下护肤品牌瑷尔博士参与联合举办的首届“皮肤微生态·首届美妆&皮肤科医生跨界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 会议现场 , 10+位皮肤科专家、100+位医生进行了专业知识的分享和跨界交流 。
可以说 , 这场囊括皮肤科医学专家和美业大咖的会议 , 不仅开启了化妆品行业跨界探索的新路径 , 也让外界洞悉到瑷尔博士能够在微生态护肤领域快速攻城略地的成功密码 。
图片
为消费者所想的品牌
随着中国消费者护肤观念的越发成熟 , 修护/增强皮肤屏障已成为爱美人士的重要目标之一 。 这一点 , 通过用于健康皮肤微生物组的益生元概念日益流行就能看出 。 英敏特数据显示 , 66%的中国女性消费者声称自己知道并购买过含有益生菌的护肤品 。
正因如此 , “微生态护肤”应运而生 。 譬如 , 2019年欧莱雅在“微生态护肤”领域集中发力 , 旗下兰蔻、理肤泉和赫莲娜纷纷推出微生态护肤单品 , 强势引导推广皮肤微生态的理念 。 同年8月 , 兰蔻二代小黑瓶发布 , 更将微生态护肤概念推向罕见的热度 。 较于外资大牌 , 国货品牌也并未缺席 。 创办于2018年的瑷尔博士 , 虽然品牌成立时间比较短 , 但从一开始就精准定位于微生态科学护肤 。
那么 , 究竟什么微生态护肤呢?
表面上看 , 皮肤微生态是一项基础研究 , 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据《新民晚报》报道 , 微生物不仅存在于人的体内 , 皮肤上也遍布着细菌、真菌、噬菌体等“微生物居民” 。 1000多个不同种类 , 总计1000多亿个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肌肤微生态 。 一方面 , 身体不同部位肌肤上的微生态结构迥异;另一方面 , 肌肤微生态也受宿主的基因型、免疫系统、成长过程中的肌肤状况改变等内源性因素 , 和气候、接触物、季节、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外源性因素的共同影响 , 因此因人而异 , 是每个人独特的“生物指纹” 。
据福瑞达美业副总经理杨素珍介绍 , 皮肤微生态中不同微生物间的平衡可起到皮肤防御、修复、屏障作用 , 而微生态的失衡则与皮炎、粉刺、皮肤老化、敏感肌、头屑、异味等多种类型的皮肤问题存在关联 。 在她看来 , 当熬夜成为一种习惯时 , 建立健康的皮肤微生态系统尤为关键 。 “打造产品功效性同时 , 兼顾皮肤微生态均衡 , 才能够实现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 增强环境抵御力、减少炎症反应等 。 ”
图片
同样 , 瑷尔博士电商负责人王贺也表示 , 之所以定位于微生态科学护肤 , 除区别于福瑞达美业其他品牌外 , “我们希望瑷尔博士解决消费者皮肤问题的时候更加全面 , 不仅是‘缺什么补什么’ , 还能防患于未然 。 ”
始终将研发放在主要位置
除想消费者之所想 , 瑷尔博士诞生之初就极具市场竞争力 。 其背靠福瑞达医药集团 , 拥有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 。 因此 , 瑷尔博士不仅拥有众多皮肤科博士提供的专业化护肤产品打造方案 , 也共享了福瑞达医药集团积了37年的研发资源 。
同时 , 福瑞达还与国家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山东药学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化妆品研究所”作为企业的研发中心 , 这亦能为品牌产品提供品质背书 。 正如王贺所言 , “概念容易被借鉴 , 但技术和原料其实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 , 福瑞达在微生态护肤品领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 , 将科技成果逐渐转化为好的产品 , 依托产品立足于市场 。 ”
“我们一直都将研发放在主要位置上 , 以此来贯穿整个品牌的每个步骤 。 ”瑷尔博士品牌负责人白天明表示 , 借助与皮肤科医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 意在将微生态护肤的技术理论基础建立起来 , 达到技术端和研发端的互相融合 , 从而实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 同时 , 白天明还透露了瑷尔博士品牌名称来源的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 “某一个人并不能代表一个品牌 , 当时就想到一个温暖的名字 , 一群博士爱你一个人 。 ”
推荐阅读
- |数亿元B轮融资助茉莉数科集团构建全方位内容营销生态
- 侯涛|他24岁北航博士毕业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也曾是个沉迷CF成绩倒数的调皮蛋
- 中年|都市丽人×犀牛智造:“新制造”嵌入都市丽人快反生态圈
-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赋能,新零售正在经历什么?
- 平板电脑|小米的手机就是手机,平板就是平板,生态上还是有太多进步空间的
- |?小米生态链新品“击碎”吉列神话,小小一个,49元硬刚飞利浦7000
- 仙尊科技|移动互联网时代性的关键钥匙,小程序如何构建新的商业生态
- 工业|工业富联唐琦军:双轮驱动 打造工业富联智能制造新生态
- 制造|新基建浪潮下,智能制造新生态如何重构?
- 疫情|“双循环”的启示:数字化必然趋势下的产业生态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