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为什么说不巴结领导、不走动关系也能提拔?这7个底层逻辑写透了( 四 )



【四】追求自由、平等、契约精神的导向越来越强烈 。今天上班的时候 , 看见一位60后的爷爷牵着小孙子的小手过马路 , 明明是红灯 , 爷爷就要闯 , 小孙子死活拉住爷爷的手不让闯红灯 。 爷爷随手把香蕉皮扔在路上 , 小孙子屁颠屁颠跑过去 , 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 。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 这一届孩子长大 , 社会公德和文明程度会提升一大截子 。
职场上 , 也有这样有趣的例子:70后的父亲利用人脉关系 , “得意洋洋”地给儿子安排工作 。 95后的儿子拒绝接受 , 一是不想当所谓的“关系户” , 二是父亲安排的工作不是他喜欢的职业 , 三是自己想定位自己的职业规划 。 70后的父辈们 , 依然以“有关系、有人脉、能走后门”为荣 , 而95后却“以此为耻” , 虽然反映的是70后与95后的代际冲突 , 但也可喜地看到 , 社会风气正在好转 。
所以 , 60后和70后的“领导”给年轻人灌鸡汤:你们要尊重领导、巴结上司、讨好同事 , 才能提职加薪 。 然而 , 年轻人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更喜欢讲契约精神而不是讲“人情世故”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年轻人的价值理念是一种清新之风 , 更有利于推动职场生态的净化 。
总之 , 现在的年轻人和未来的年轻人更崇尚:凭能力吃饭 , 凭本事挣钱 , 凭实力竞争 , 别玩那些人情世故、拍马溜须的“花活” , 让公平、公正、平等等契约精神成为主流 , 而不是让“糟粕”文化成为主流 。 这难道不是一种可喜的走向吗?
【五】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交融并进90后、95后、00后这一届年轻人 , 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 从小就是掌上明珠 , 独享两代人的所有资源 。 他们从骨子里就有这样的“基因”:我不需要讨好别人就能获取足够的资源 。 尤其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 , 他们的“预期收入”已经很高了 。
举例说明:北京某95后小夫妻 , 父母给他们买了婚房 , 价值一千万 。 等他们人到中年 , 上一辈老人去世后 ,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各留一套房 , 就算价值一千万;父母和岳父岳母各留一套房 , 就算价值一千万 。 他们的“可预期收入”就高达到三千万元 。
这一代年轻人不像上一辈老人有“物质匮乏”的心理阴影 , 他们自己的工资收入就不算低 , 又享受了父母给予的婚房和私家车 , 未来预期收入更高 , 他们天然不会产生“巴结别人获取资源”的基因 , 更没有巴结领导、走动关系的动机和驱动 。

所以 , 你发现没有:90后、95后、00后追求“个人中心” , 更加追捧“个人主义” , 对“集体主义”不太“感冒” 。 单位里 , 年龄偏大的领导强调“集体主义” , 要求他们服从领导、尊重领导 , 但他们不屑一顾 。 举一个例子:有位95后说 , 让我巴结领导 , 我自己都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另外 , 如果我巴结领导 , 还要接受同龄人的鄙视 。 我又不缺钱 , 我可不愿意被同龄人骂成“舔够” 。
归根到底 , 还要从经济原理解释:巴结领导、走动关系获取的利益不足以引起年轻人的“心动” 。 这一代年轻人的“心理账户”比较殷实!为了心理舒服 , 不会为了现实中的“五斗米”而“折腰” 。 职场上的薪酬收入 , 还不足以让他们去巴结领导 , 很简单的经济原理:巴结领导产生的“心理账户”的损失比预期收益要大 , 巴结领导就变得不值得 。
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临界点”在哪里呢?这个要因人而异了 , 员工之间的“预期收益”不同导致“临界点”不同 。 比如:北京的00后 , 不会为了月薪五千而巴结领导 , 如果月薪达到五万 , 也许他巴结得水平更高 。
【六】年轻人对“服从性测试”的强烈排斥 。巴结领导、走动关系 , 从领导的维度看 , 归根到底是一种“服从性测试” 。 正如饭局文化一样 , 你给我敬酒 , 那是对我的服从 。 我让你喝酒 , 那是对你的考验 。 你的学历再高、专业再强 , 在我的手下 , 是条龙也得给我盘着!可是 , 现在的年轻人跟领导的想法完全相反 , 他们强烈排斥这种“服从性测试” 。
比如 , 90后、95后、00后进入职场后 , 领导都会安排他们端茶倒水 , 还教育他们要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 其实 , 领导以为这是为年轻人好 , 因为他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 信奉“先当孙子再当爷爷”的理念 。 但是 , 年轻人并不这样想 , 他们认为这是领导在“威胁”他们 , 如果不巴结领导、不服从服务好领导 , 就没有好果子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