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徽茶资源优势 六点建议促推加快茶产业发展

安徽省是茶叶生产大省,产茶历史悠久,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等传统名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但由于全省名牌茶叶生产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带动力弱,近年来安徽省茶产业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下降,与周边产茶省份的差距逐渐拉大 。为充分发挥安徽茶叶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升质量效益为目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安徽茶产业 。
2.主要目标:在进一步提高茶叶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名优绿茶、红茶优势,加快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和加工品 。力争十二五末,全省茶叶一产产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100亿元以上,综合产值达300亿元;全省茶农人均茶叶收入翻一番,茶产业在全国的位次提升 。
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名牌茶做大做强 1.加强四大名茶建设 。加大扶持和统筹协调力度,构建名牌茶发展、推介、保护和利用的运行机制,推动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四大名茶做大做强 。各茶叶主产区也可结合实际,选择1-2个品质好、市场知名度高的名优茶重点培育 。
2.建立健全名茶标准体系 。切实强化标准意识,四大名茶要按产品系列化开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尚未建立标准的品牌,要加快制定标准 。要强化标准的延伸,加快制定名牌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的标准 。大力推进QS等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 。
3.规范品牌使用范围 。对传统历史名茶主产区已申报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证明商标)的,在尊重历史、科学合理、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规范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品牌的行为,对核心区域重点保护 。品牌使用范围由省农委牵头,联合省工商、质监等部门依法划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对相邻产区有扩大产区范围要求的,本着产区相连、自然生态环境相似、历史文化相近、质量标准统权益人协商许可的原则,在市域范围内的由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属相邻市的由省人民政府牵头协调,合理划定产区范围,严格按标准、按程序规范使用品牌 。鼓励品牌商标持有者发挥品牌商标作用,品牌商标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
4.严格品牌管理保护 。要充分认识茶叶品牌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 。加强茶叶品牌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管和依法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 。加强品牌管理,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安徽省著名商标、申报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对品牌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企业管理实行标准化,做到品牌质量有标准、程序有规范、销售有标识、市场有监督 。
以四大名茶为引领,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1.扶持发展龙头企业 。整合资源、聚集要素,重点扶持市场带动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 。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进大型深加工龙头企业 。扶持省内企业通过联合、股份合作、并购和重组,组建大型龙头企业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担保、贷款、上市模式,加快培育上市企业和国内、国际品牌龙头企业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超5亿元、10个超亿元的茶业龙头企业,培育2个茶业龙头企业上市,2个茶业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
2.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生产、管理、质量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方式 。支持茶叶行业协会发挥服务、协调、自律、维权作用,鼓励生产同一品牌茶叶的龙头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间的联系与协作,共同做大做强品牌 。
3.积极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按照市场化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营销主体 。支持茶叶专业市场建设,鼓励重点产销区建立各具特色的茶叶购销交流平台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实现茶叶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的有效连接和高效运转,大幅度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