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徽茶资源优势 六点建议促推加快茶产业发展( 二 )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夯实品牌茶发展基础 1.组织开展茶产业科技攻关 。发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机构在茶产业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重点围绕名茶,开展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茶树良种的选育和繁育、栽培技术综合配套、茶叶采摘、加工机械化和清洁化加工技术、茶叶精深加工、茶食品等系列产品研发和夏秋茶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联合攻关,促进我省茶产业转型升级 。
2.增强龙头企业科技竞争力 。茶业龙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鼓励支持茶业龙头企业构建研发体系,推动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与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企校(院、所)共建 。鼓励和支持名牌茶龙头企业在生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包装、创造市场需求和茶文化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 。支持名牌茶生产、加工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
3.完善茶业科技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合作 。落实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
4.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和规范使用,严禁超范围使用农药,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安全关 。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及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步伐,扩大覆盖面,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在茶叶生产企业全面推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大力推进产地标识、条码制度 。瞄准国际市场质量标准,加强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充实检测力量,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水平 。
5.大力开展技术推广 。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栽培科学化、生产机械化的标准茶园,力争十二五末,无性系良种比重达到40%,新增标准化良种茶园50万亩 。加强茶叶技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对农技推广人员、龙头企业技术骨干、茶叶生产大户和茶农的培训,提高茶叶科技队伍素质 。强化基层公益性茶业农技推广服务,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农户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承担茶叶科技推广项目,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积极培育茶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社会化服务有效方式 。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茶产业发展 1.努力拓展名牌茶国内市场 。引导企业更新营销理念,发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配送、代理、直销、批发、邮购等新型流通业态 。鼓励茶业龙头企业在省内外构建茶叶营销网络,支持企业在大中城市,尤其是在国内一类城市设立品牌茶销售连锁店、专营店、加盟店,进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等,加快提升我省名牌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
【发挥徽茶资源优势 六点建议促推加快茶产业发展】2.努力扩大茶叶出口规模 。在巩固和扩大大宗红绿茶、名优茶对欧美、独联体,大宗绿茶(眉茶)对非洲、中亚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祁门红茶对欧洲、北美的出口份额 。支持茶叶企业到境外申请商标注册、卫生注册和取得产品质量专项认证,不断扩大名茶国际知名度 。通过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国际茶博会、贸易洽谈会等方式,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通过多种途径拓展新的国际市场 。
3.加强茶叶出口基地建设 。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高标准的出口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单产水平、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工能力水平 。支持出口基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支持按照进口国和地区的安全卫生标准建立生产监测控制体系,支持建立和完善茶叶出口质量可追溯、检验检测及安全监控体系 。
4.提高茶产业招商引资水平 。强化交易会平台和政策导向,以名茶建设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鼓励外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进入茶产业 。鼓励国外企业、大型茶业企业新建生产加工基地 。对引进的大型企业,集中资金重点扶持 。充分消化、吸收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本优势,做强茶叶品牌,放大品牌效应 。
保障措施 1.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专家咨询、社会参与的茶叶品牌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省建立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茶叶品牌建设及产业化发展的统筹协调 。重点产茶市、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制定激励措施加以推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