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滴滴放弃中庸:少年老成,青年安逸,中年焦虑?( 三 )
*劳动密集型特征明显
以网约车为例 , 庞大的线下司机储备是滴滴的优势之一同时也是运力的集中体现 , 司机资源也是很多后来玩家难以更上一层楼的壁垒 。 其它的 , 譬如跑腿人员、货车司机等人员招募每到一个地方都是一次从0到1的开始 。 如今的货拉拉、快狗打车能发展到现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之前抢占了规模化先机 。
一个简单、门槛低的商业模式 , 谁先到达规模优势 , 谁就有行业竞争优势 。 不符合边际成本的递减规律 , 这些新战场对于滴滴似乎就像是一处处持久的战场 。
*可能存在的政策性制约
补贴无疑是快速抢占市场的利刃 , 但就像此前做外卖 , 被无锡市工商局及相关监管部门约谈 , 靠补贴战很可能会引来监管的不满 。 此外 , 青桔单车完成由君联资本领投的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 , 可囿于线下物理空间 , 就那么多坑位而且已经占满 , 违规投放处罚严重 。 很多城市都出台相关政策 , 对共享单车的量进行控制 , 进而影响推进速度
很多新风口的出现 , 当反应过来重视时基本已经晚了 。
巨头有巨头的自豪 , 独角兽有独角兽的骄傲 。 就像许多年前的BAT , 遇到风口 , “让子弹飞一会” , 后来跟进即可 , 直到突然发现崛起的独角兽越来越多才肯低下骄傲的头颅 。 而滴滴如果保持类似的心态小觑跨界领域的“土著” , 或许也将走的非常艰难 。 到时候可能不是防御的护城河估值的背书 , 有可能是防线的软肋和拖后退的业务 。
图片
入口决定高度?规模效应向下 , 网络效应向上
当今互联网江湖一个非常现实而又残酷的问题是:如果支付宝和微信九宫阁就能解决的低频服务 , 为什么要下你的app?
超级入口阻碍了许多app的下载但又难以割舍 , 而滴滴生态服务矩阵的构建或许也是想把自己拉入超级入口的行列 。
由此不难看出 , 滴滴最大的敌人是跨界的“土著”吗?显然不是 , 是BAT , 是美团 , 是字节跳动 。 因为无论是连接人与人的、还是人与信息的 , 大家陆陆续续现在都开始做连接人与服务的事 。 担心app本身地方不够用 , 还都陆续推出小程序这个承载服务的“大杀器” 。
然而 , 相对于网络效应更显著的对手们 , 滴滴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在追求传统企业发展所必备的规模效应 。
目前出现了两种较为明显的类型:一种是强规模效应的互联网公司 , 另一种则是强网络效应的互联网公司 。
强规模效应的互联网公司 , 需要依托强大的线下本地化团队 , 重视单维度的数据增长 , 每开拓新的市场都需要从0到1 , 通过快速的规模化来树立自身优势 , 就像滴滴、美团、58等 。 当然了 , 现在美团已经通过前期的服务生态搭建 , 强化了平台的网络效应 。 强网络效应的互联网公司 , 侧重于当平台达到一定体量后能实现自发增长 。 就比如抖音 , 后期腾讯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 。
从流量上看 , 强网络效应的互联网公司是一种生产资料流量 , 而滴滴们的流量是一种生活资料流量 。 通过直接的交易来获得收入 , 其流量很难二次变现 , 几乎不具备其它操作的可能 , 更像是传统生意的线上化 , 流量溢价低 。
综上所述 , 从未来发展走向来看 , 服务生态搭建起步晚的滴滴似乎是不具备什么太明显的优势 。 网约车高德地图们可以聚合 , 那跑腿、货运其实也可以 。 换一个没有网约车优势的新领域 , 滴滴又该如何挑战聚合服务的流量入口呢?
说来说去 , 怪就怪自己没能像美团那般早早搭建好自己的服务矩阵 , 也没能像字节跳动那般搭建好自己的内容矩阵 。 TMD独角兽中 , 滴滴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相对有些掉队 。
当字节跳动在与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battle时 , 当美团四处扩张迎击阿里时 , 滴滴的表现我们权且用中庸来形容吧 。
推荐阅读
- Spacex|卫星互联网轨道资源稀缺,中国航天如何与国际卫星界大亨竞争?
- 互联网|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已上线 仅限部分测试地区开通
- 行业互联网|大华股份与大连量天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行业互联网|原创 估值2000亿!刘强东手中这张“独角兽”,成立时间竟然不到两年?
- 行业互联网|李炳忠15点正式官宣,realme成立2年,稳居全球第七!
- 滴滴|滴滴新规能减少恶性事件发生,损害了司机权益,难两全?
- 互联网|同城跑腿配送生意好做吗?需要注意什么?
- 互联网|招生部门公号也有高仿?!微信回应:已清除三千多个
- 互联网|马云最重要一次蜕变,高考失利后蹬三轮遇见他,改变了其一生轨迹
- 行业互联网|中兴通讯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 营业收入达4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