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 | 共生、转译与交互:探索媒介物的中介化( 八 )


中介化的媒介物正不断地重塑人的所看、所听与所想 , 这表明:在媒介具身的实践中 , 人的意图与行动只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面向 , 还存在着现实如何经由媒介物塑造且呈现给人这一面向 。 因此 , 媒介物的中介化不仅拓展人的行动与知觉维度 , 还决定和调节人的体验 , 以及人卷入媒介的粘性 。
行动与体验的辩证关系 ,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技交互过程中媒介物的粘性 。 一方面 , 行动者共生体的实践涉及人通过媒介物展开行动 , 即我们如何认识、创造、使用与改进媒介物 , 来拓展人生存的空间与全身性的知觉 。 具体来说 , 就是指人使用媒介物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 , 通过驯化媒介技术 , 展现“我能” 。
另一方面 , 媒介物的粘性取决于其所具身体现的物质实体 。 具体而言 , (移动)智能终端、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媒介技术通过人的体验 , 与人建立起持久的“依赖”关系 , 其呈现的物质形态与功能 , 让人感知到“真实” , 并激发人展开行动与想象 。 进一步说 , 人的媒介实践离不开各种媒介物 , 媒介的形式与风格可以在同一种物质性媒介上变化 , 但其特殊的物质性是无法取代的 , 比如 , 手机的形式与风格多种多样 , 人们依赖于手机这一物质性媒介 , 而非其象征意涵 , 再如 , 人们虽然无法直接触碰与看见Wi-Fi , 但它总以“缺席”的方式将人的具身化实践卷入 。 因此 , 媒介物不仅转变人的行动 , 也决定和调节着人的体验 , 体验是媒介物赋予的 , 不同的体验之粘性对应不同“使用-情境”中的媒介物 , 它们具身体现与言说人体验的内容、形式与语言 , 同时呼唤人的具身化实践 。
我们通过分析媒介物中介化人的行动与体验 , 可知媒介物的粘性就产生于人-技交互过程中 。 近年来 , 快速发展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运动健康追踪等技术 , 正具身体现于各种(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手环等) , 它们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 , 可以“自然”地与人交流 , 给予人舒适的媒介体验 。 比如 , 人们通过与Siri、Google Assistant、微软小冰之类的虚拟“助理”对话 , 进行信息检索与互动;嵌入了运动传感器的智能APP记录与分析人行走的步数、消耗的热量、心跳与睡眠质量等……目前 , 这些(移动)智能终端越来越微型、集成和智能化 , 它们的便捷和普及使得人可以更轻松地参与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 从而调整自身的运动、学习与生活起居 , 同时 , 这些个人用户数据的大量生产、存储与交互 , 也帮助智能程序或机器进行深度学习 , 还促使许多社交平台、医疗保健组织建立标准化和可互动操作的程序、制度与方法 , 来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与社会化挖掘 。 可见 , 微型、集成和智能化使媒介物的粘性增强 , 从而推动用户与不同虚拟“助理”进行交互 。
电商平台的运作鲜明体现了上述人-技交互过程中媒介物的粘性 。 首先 , 人与电商平台的交互 , 产生大量关于用户购物行为与消费心理数据 , 它们既是用户的个人隐私 , 也是电商平台最宝贵的数据资源 。 通过采集用户数据、优化搜索引擎的算法与机器学习 , 电商平台就掌握了某些购买特定物品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消费心理与行为习惯 , 以及他们在特定时刻可能会更容易购买的其他物品 , 从而开发出大型个性化广告的在线营销业务;其次 , 计算机对消费者的线上购物数据(如关键词检索、购买行为、竞价等)进行分析和统计 , 帮助管理者为广告主提供优化的广告投放策略 , 如帮助广告主的产品出现在更有优势的网页位置 , 从而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对于用户而言 , 这一销售形式在人-技交互介面上则演变为推荐 , 即“买了这些东西的人也买了……” , 这些推荐信息被设置为个性化与广告定制 , 从而持续地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 , 激发人的消费欲望 。 总之 , 运营电商平台的是一个由人生产数据 , 计算机负责算法优化、数据深度挖掘与信息推送管理的共生体 , 一旦隐藏在用户消费数据背后的消费行为、心理与规律被数据采集、计算挖掘出来 , 计算机就可以推理这些用户数据 , 来组合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最”优化的“用户-商品”关系 , 随着这一优化关系的持续推进 , 电商平台就将广告主、用户、计算机、商品与物流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