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产品的奥秘——简化四策略( 二 )


假如用户…
但我们的用户想要...
『』简化产品的奥秘——简化四策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不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以假如开头的话 , 如果中文过关的话应该能明白 , 这只是一种猜测 , 来自产品经理或者设计师的主观猜测、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猜测的行为 , 因为产品设计流程中 , 必然涉及到设计人员假设自己为用户初学者 , 来增加共情 , 理解用户的环节 。但问题是 , 此类猜测往往演变为臆测 。
“贾茹”会引起设计人员的恐惧 , 这种无端的猜测最终主导了评审会议 , 促使我们追求大而全的方案 。下次在遇到有人说假如(锤子毛线你先选一个) , 反思一下用户是否真的需要这个功能 , 寻找主流用户调研一下 , 不要让无端的猜测浪费开发与设计成本 。
“但我们用户想要”则是陷入另一种误区——太被动 , 上个问题是太主观 , 而这个问题则是太被动 , 作为设计人员应当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 根据产品整体的风格、定位、业务目标 , 战略层目标来进行决策 。在你将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摆在他面前之前 , 用户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他也不能准确叙述自己想要什么 , 不然要你产品经理设计开发干什么 。用户想要世界和平你去搞啊?学会排除噪音 , 专注于主流用户的主流需求 。
下面来看一些例子 。
1.体验文案的优化
对体验文案的简化策略就是砍一半 , 再砍一半 。一般来说 , 我们讲的体验文案主要是功能阐述、系统说明等范畴的文案 。例如按钮文案可以这样优化:立即删除文件——删除文件/立即删除——删除 。
文案传达的含义仍然清晰易懂 , 但文字的数量减少了2倍 , 且突出了用户将要执行的“操作” , 而弱化了基于场景很容易判断的次要内容 , 即用户唤起了删除操作 , 不考虑误触的情况 , 这短短几秒钟用户不会忘记他们的操作来源——从文件长按而唤出的删除功能 。
如下图中 , 体验文案的优化流程 , 不局限于删减字体 , 删除的主要目的是使文案清晰、简洁 , 易于理解 , 在此基础上 , 预测用户的行为 , 反思用户的场景从而推导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 , 然后给与对应的解决方案 。
『』简化产品的奥秘——简化四策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常规底部tab栏的舍弃
伴随我们许多年的底部tab的设计经验已经趋于顶点了 , 传统的文字+icon的形式统一了视觉呈现 , 统一了用户审美 , 也创造了一致性的体验 , 但设计师是否思考过 , 有没有更好地方案?答案不能肯定 , 但我们确实看到一些优秀的探索方案 , 其中一些上线方案 , 我自认为不比传统的tab样式差比如小红书 , 当然 , 不同产品对用户行为和经验的判断才是决定因素 , 这样我们才能决定tab中哪些内容可以被简化 。
『』简化产品的奥秘——简化四策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先入场的是第一代tab样式 , 拿我们又爱又恨的淘宝举例 。很经典的icon加文字样式 , 虽然在hometab有一定的创新 , 但我们依然将它划定为第一代tab栏 , 包括近两年流行的动态tab栏 , 事实上他们都隶属于第一代tab , 我的定义标准是icon和文字的组合 , 视为第一代tab 。不论你增加底部tab的快捷方式 , 还是添加趣味生动的动画 , 它都避免不了一个事实——内容与模块原封未动 , 依然是icon+文字来传达产品的信息架构 。
后来从事设计的小伙伴(比如我)可能已经把这种样式当做天经地义了 , 他的优点是美观 , 清晰 , 额 。但不够简洁 , 起码没有做到最简洁 。于是有了第二代tab设计 。我们来看第二排入场的小红书和Instagram 。两者践行了我们本章节的主题 , 删除原则 , 一个删除了icon , 一个删除了文字 。表面上看就是简单的删除 , 但其实背后有深入的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