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十年普洱茶新科技面临突破

本世纪初 , 美国科学家J.布洛克曼主编了一本书《未来五十年》 。它是由二十五位学者各自的原创论文组成 , 其论文的核心是作者各自领域的未来五十年的科技展望 。
未来五十年的科学进步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在我们熟知的领域或学科里 , 期待哪些成果出现?这些成果又将如何影响和跨越其它学科?我们的哪些期望是不现实的?哪些又会是令人惊奇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与观念?
凡此种种 , 或许我们期待的更多 。
同样的角度 , 我们也可以尝试预见普洱茶未来五十年 。它可能不侧重旧式的文化与技艺 , 而是跨越学科的新技术的关注与采用 。它可能不拘泥于传统 , 但又是传统的延续 。它的发展 , 必需遵循这样一条法则:科学技术为普洱茶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
或许 , 我们目前还没有完全做到这点 。普洱茶企业近几年都在寻求打破几百年延续下来的旧的生产模式的方法 。试图通过某种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突围 。
或许 , 普洱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太传统的行业 , 面对科技创新 , 我们起步较晚 , 暂时还没有解答问题最好的答案 。因此 , 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 , 首先关注所提问题的质量 。这是我们未来正确解答这些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前提 。
科学实际上一直伴有伪科学的存在 。我们经常将传统视为一种落后的印记 。但是 , 不了解传统的真实内涵 , 盲目对所谓的现代科学的生搬硬套 , 更容易使我们的研究偏离科学轨道 。普洱茶的研究也应避开诸如普洱茶治疗脑血栓的研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普洱茶是食品 , 而不是药品 。科学的命题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 不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 。它应当严谨、规范 , 是一个逐渐接近物质真相的过程 。
本文涉及的普洱茶未来五十年科技的七项突破 , 并不代表普洱茶未来科技发展的全部 , 它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是想通过这种思考 , 引起更多的人对普洱茶科技创新的关注 。
乔木大叶种茶树DNA与RNA的建立
云南不仅有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年长的茶树 , 同时 ,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茶树也不罕见 , 至于范围很大的古茶园更是多区域、成片状地存在 。这里隐藏了一个未解的秘密 , 即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之谜 。
我们知道 , 任何一个地区及其植物 , 不可能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 以病虫害为例 , 它是定期暴发的 , 很多物种的灭绝和衰减都与它相关 。但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 , 不管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 , 却能存活上百年 , 甚至上千年 , 经得住如此之多 , 又如此之长的考验 , 至今仍显露出勃勃生机 。这个客观现实告诉我们 , 这些古茶树起码具备一种或多种我们未知的抗病虫害的基因 。
我们至今不知道这种基因是什么?更不知道它长寿的原因 。
在云南景迈山万亩古茶园中 , 我们发现很多寄生在古乔木大叶种茶树上的野生兰花和螃蟹脚 。虽然这种寄生现象在其它植物中也存在 , 但象景迈山这样大范围的寄生现象并不多见 。这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寄生现象的物质依存是什么?是单向的物质输送?还是双向的物质交流?
我们依据传统的经验知道这种茶树的叶子可做成饮品 。也知道用它加工的普洱茶可长期存放 , 并且越陈越香 。但这只是一方面 , 是传统经验的积累 。更深层次的化学组合与化学反应是我们不了解的 。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它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 , 绝大部分的物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 。我们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 , 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 。但是 , 我们仍存在一亇问题:我们只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 , 它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 , 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迷 。
解决上述的种种疑问 , 或许就得从乔木大叶种茶树的基因入手 。这就是我们提出建立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基因图谱的原因 。
DNA是一种分子 , 可组成遗传指令 , 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完成乔木大叶种茶的基因图谱的测序 。为科学研究普洱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添补普洱茶基础科学的一项空白 。这是一项浩大的生物科学研究工程 , 必须集国内外众多的科研单位参加 , 非某一个科研单位能够独立担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