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麻婆豆腐,牢记口诀“1烫1酥2面”,豆腐嫩白不腥,香酥鲜烫
大家好 , 我是琦哥说美食 , 祝大家开心每一天 。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做麻婆豆腐 , 牢记口诀“1烫1酥2面” , 豆腐嫩白不腥 , 香酥鲜烫】 。
本期导读:分享豆腐的特点 , 麻婆豆腐的来历 。
经典和流行的麻婆豆腐的做法 。
挑选豆腐的方法 。
文章插图
豆腐深受大家的喜爱 , 豆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 且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 , 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好 , 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豆腐都具备 。 有意思的是 , 食用大豆人体的吸收率只有65% , 而制成豆腐吸收率可以提升到92%以上 。
豆腐的由来
文章插图
豆腐是中国人发明的 , 历史十分久远 , 据记载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 在古代豆腐被称为小宰羊、软玉、豆脯等等 。 到了宋代 , 豆腐已经在民间得以普及 , 开始出现在一些菜谱中 , 同时出现了许多赞颂豆腐的诗文 。 袁枚就说过 , “豆腐得味胜燕窝” , 在元明时期 , 豆腐生产遍及全国各地 , 还传到了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地 , 清代甚至传到了欧洲一带 。 如今豆腐因为口感柔润、营养丰富 , 成为人人喜爱的家常菜 。
川菜名馔——麻婆豆腐
文章插图
川菜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 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 用料广泛 , 以麻辣味最为特色 。 其中以麻婆豆腐最为著名 , 以麻、辣、鲜、香、烫、嫩、酥闻名 , 把川菜麻辣味型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 如今麻婆豆腐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地流行 , 从一味家常小菜 , 成为了国际名菜 。
麻婆豆腐的来历相传在清代 , 在四川成都北门外 , 有个叫万福桥的集市 。 每天清晨 , 客商云集进行贸易 。 陈盛德和妻子在集市中以卖便饭和茶水为生 , 因为妻子的脸上有几颗麻子 , 被大家习惯的叫麻婆 。 麻婆会做一手好菜 , 特别是她做的豆腐 , 远近闻名 。
文章插图
后来 , 麻婆在集市开了家卖豆腐菜肴的小店 。 那时候不少挑油工路过集市 , 在此用餐 , 麻婆用他们油篓中的剩油炒制牛肉末 , 并与豆腐、豆豉茸、豆瓣酱、干辣椒面合烹 , 然后撒下些花椒面 , 味道特别鲜美 , 很受众人的喜欢 。 后来 , 人们与麻婆混熟了 , 就把这道菜称为麻婆豆腐 。 清光绪年间 , 《成都通览》将陈麻婆开的豆腐店定为名店 , 麻婆豆腐定为名菜 。 麻婆豆腐一直流传至今 , 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享誉中外的名肴 。 在日本 , 已经把麻婆豆腐制成罐头销往世界各地 。
文章插图
麻婆豆腐的特点是麻、辣、鲜、香、烫、嫩、酥 , 做到这7个特点还是十分简单的 , 牢记口诀“1烫1酥2面” , 豆腐嫩白不行 , 香酥鲜烫 ,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麻婆豆腐】经典做法所需食材:嫩豆腐600克、牛肉(或猪肉)75克、辣椒面15克、花椒面20克、青蒜苗20克、豆豉5克、豆瓣10克、生姜、大蒜少许、花生油
调料:食盐4克、酱油10克、味精1克、湿淀粉适量
“1烫”:焯烫豆腐因为生豆腐有一股豆腥味儿 , 而且易碎 , 必须要焯烫去除豆腥味儿 , 从而达到入口“烫”的口感和保持豆腐块的完整 。
文章插图
将豆腐切成1.5厘米的小方丁 , 锅内烧宽水 , 加入2克食盐化开 , 水开下入豆腐块焯烫1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
推荐阅读
- 自制豆腐脑:和外面买的一模一样!
- 自制豆腐脑:和外面买的一模一样
- 番茄金针菇烧豆腐,成本不到8块钱,热乎乎上桌,暖胃又下饭
- 豆腐皮最好吃的新做法,盐水一泡,烤一烤,无油健康,个个鼓大泡
- 西葫芦最近火了,加1块豆腐,不用炒不用炸,出锅就扫光
- 腊八蒜最忌直接加醋腌,牢记4个小妙招,大蒜又脆又香绿得快
- 没有什么是上汤豆腐煲解决不了的
- 腌酸菜,别只知道加盐,牢记3个关键,酸菜又酸又脆,耐放不发霉
- 美食严选:芝麻酱拌茄子,湘味小炒鸡,木耳烧豆腐结,香干炒肉的做法
- 卤猪肝不是放料猛煮就行!牢记1煮2炒3焖,去毒去腥,鲜嫩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