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家科技奖励新法关键词( 二 )


《新条例》从国家科技奖励角度体现出对基础研究的鲜明导向性 。 其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提出 ,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 并对三大奖奖励的侧重点进行了阐释 , 具体来说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 , 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 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来说 , 《新条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自己工作的重视和肯定 , 有助于鼓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更坚强的意志 , 勇往直前 。 《新条例》必将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他们中的年轻群体投身基础科研 。
“个人”:在三类奖项中取消国籍限制
【人民网|国家科技奖励新法关键词】科技创新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 随着全面对外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 , 越来越多的外籍科技工作者来到中国工作 , 参与到科技创新大潮中来 。 他们在这块热土上奋斗取得的卓越创新成就 , 也是中国科技创新丰硕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应有获得更多中国国家科技奖励的机会 。 《新条例》继续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以激励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 此外 ,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 , 《新条例》彰显出更加开放的精神 , 在3类奖项中取消国籍限制 , 把获奖者范围设定为“个人” , 不再限定为本国“公民” 。 比如 , 《新条例》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部分第九条规定 ,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 , 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 。 ”第十条规定 ,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 ”第十一条规定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 , 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 。 ”
在实践层面 , 2019年国家科技奖评审过程中 , 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试行放开国籍限制 , 允许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被提名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候选人 , 共有10名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专家作为项目完成人被提名 。 《新条例》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拓展授奖对象 ,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作为国家科技奖三大奖的候选人 。 这必将进一步激发在华外籍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 , 增强其获得感和归属感 , 为人类共同的科技创新事业努力拼搏奋斗 。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 , 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 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 《新条例》无疑为汇聚包括外籍人才在内的高科技创新力量创造了更好的法律基础 , 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 , 凝聚全球英才的创新力量 。
“科研诚信审核制度”:确保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
国家科技奖励代表着国家荣誉 , 公平公正是其始终追求的核心价值 , 《新条例》在此方面着墨颇多 , 确保做到好中选优 , 评选结果名副其实 。
在第三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部分 , 《新条例》除了提出增强信息公开和接受社会监督、遵守重大利害关系回避原则等之外 , 还提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实行“科研诚信审核制度” ,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建立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和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候选者的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 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 。 为促进科研诚信 , 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 提出建立完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 , 开展联合惩戒等综合治理措施 。 科技部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为基础 , 开发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 , 并已正式开通运行 。
为确保国家科技奖励坚守科研诚信底线 , 《新条例》祭出建立相关主体的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这招“杀手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