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圆桌论坛二:车联网的当下与未来?


证券日报|圆桌论坛二:车联网的当下与未来?
本文插图

崔琰: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汽车驾驶的当下与未来 , 我们今天也是和有车企的智能驾驶方面的专家 , 包括像整个做产业数据还有整个供应链核心的高管进行交流 , 回到第一个主题 , 我们讨论的是自动驾驶的当下先请教一下各位嘉宾 , 自动驾驶有各种路径 , 有一条以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 希望移动式到自动驾驶两条路径中 , 现在自动驾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 包括推进的过程中 , 可能遇到了哪些障碍 。 把这个问题请教一下第一位嘉宾 , 一汽智能网联研究院的院长李丹 , 自动驾驶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 刚才提到的两条路线您怎么看待 。
李丹:很高兴受到邀请 , 也很高兴看到很多老朋友 。 主持人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没有答案的 , 作为传统的OEM的代表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 刚才主持人提到 , 如果你要想爬珠穆朗玛峰 , 一个南线一个北线 , 南线相对比较平缓 , 尼泊尔境内有几个道路 , 从北线难度会非常大 , 北线走上去会非常节省时间 , 一步一步走 , 我们从L2到L3到L4 , 给用户某些场景提供了便利性 , 如果要是互联网公司从L5直接介入 , 难度非常大 , 投入非常巨大 , 我们也不可能采用这条道 , 我们祝福互联网公司能够一步到位 , 我们和百度18年做了L4以上的自动驾驶 , 材料成本将近40万 , 对我们传统企业来说目前承受不了 , 如果我们要造车 , 车要给用户 , 车买了以后才能够赚钱 , 才能让我们研发可持续发展 。
从我的角度来讲 , 我更赞成应该是从南线往上爬 , 更适合传统OEM 。
崔琰:我们看到像咱们的红旗 , 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非常的前瞻 , 能不能介绍自动驾驶的成绩和努力 , 需要下一步攻克的难题 。
李丹:一汽布局比较早 , 到2012年基本上普及了 , 在后期我们试图通过L3 , L3自动驾驶对工程师来说就是异域非常非常难 , 我们员工也非常努力 , 技术本身不是关键 , 包括我们硬件 , 一些传感器等等技术有所突破 , 需要产品测试 , 这项工作非常非常复杂 , 并且大家觉得L3还是过渡阶段 , L3本身解决的问题 , 在L4的时候像爬山一样 , 爬到半山以后 , 需要我们努力 , 红旗在最近几年我们L2+ , 中国的CL2认证的 , L3就是在昨天车展的今天已经发布了 , 在ESS9 , 这个车应该也是投入了很多精力 , 我们也不能叫L3 , 因为有政策法规限制 , 我们只能叫做智能+ , 希望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 希望未来和科技公司像大的互联网公司 , 我们在珠峰顶上能够会面 。
崔琰:现在也在北京车展 , 就在我们酒店附近 , 昨天我也去北京车展看了车企的布局 , 李丹总作为从传统车企的角度 , 自动驾驶布局上还是推进的非常努力的 , 而且现在也看到了一些成绩 。
下面想请李谦总 , 华人运通算是新造车势力 , 新造在自动驾驶的布局 , 包括刚刚提到的 , 怎么样看待现在所处的阶段 。
李谦:实际上我对这个问题有些异议的 , 现在绝大部分企业采用的这个路线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 , 只能说他们采取的技术方案上有差别 , 传统的间接式采用传统控制指令型技术路径 。 从大的技术路线上 , 都是单车智能的范畴 , 我个人对单车智能能走到L4以上是比较怀疑的 , 比较认同的是在更高阶自动驾驶领域里面 , 一定会走出不同的方案 , 单车有不同的缺陷 , 不是简单靠技术可以解决 。 就是靠单车智能也没有办法让传感器穿墙过去 , 具体到华人运通来讲 , 两条路都在做 , 搭载了L3的系统 , 这是量产化的 , 为了这套系统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 所有底盘的执行单元都是双备份 , 包括通讯、转向、制动全部都是双备份系统 。 同时我们也在机车协同自动驾驶上面也在划这个布局 , 我们在19年1月份发布了智慧化的道路 。 然后在19年12月份我们在张江那边做了基于车、路、云L4封闭场景验证项目 。 我们刚刚发布的产品也把基于车路协同L4这样一个简单AVP功能搭载了量产车上面 , 可以从生态路端 , 直接开到停车位上 。 基于车路协同的方案 , 反而在成本和技术实现难度上要比传统的基于单车要简单的多 。 当然现在客观来讲 , 还有很多具体的障碍 , 比如说我们现在5G通讯识别还是不能满足高速L4的要求 , 现在还需要进一步公关 , 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 从大的智慧交通来讲 , 实际上基于车路协同路的方案本身对交通也是巨大的助力 。 我们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所布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