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辛弃疾的“沉郁顿挫”词风是怎么形成的?( 三 )
长江下游南岸的京口 , 与京杭大运河交汇 。城内外东南西三面环山 , 地理形势颇似建康城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 辛弃疾南归途中经过京口 , 嘉泰四年(1204)差知镇江府 。早年与范式家族在京口结缘 , 晚年又于此镇守 , 京口无疑是辛弃疾仕途行迹中的重要地理坐标 。
自古灵山秀水出英雄 。辛弃疾与友人陈亮论镇江地理形势:“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 , 江旁极目千里 , 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 。”三国孙权即将政治中心“自吴迀于京口而镇之” , 并筑铁瓮城于北固山 , 以其雄险巩固东吴霸业 。宋南渡后占据江左 , 地理形势颇似三国、东晋 。辛弃疾览京口北固亭 , 曾几次赞叹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江山 , 英雄无觅 , 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北固楼头的感慨中 , 交织着辛弃疾老成谋国、忧深思远的矛盾心怀 , 逢楼登览、鉴古观今 , 悲郁难平是英雄常情 。
北固楼于晋朝始建 , 这控楚负吴、襟山带江之地见证了今昔盛衰 , 必然给人以人事沧桑之慨 。“登高北望 , 使人有焚龙庭、空漠北之志 。神州陆沉殆五十年 , 岂无忠义之士奋然自拔 , 为朝廷快宿愤 , 报不共戴天之仇 , 而乃甘心恃江为固乎?”北固楼头 , 骋目遥望 , 满眼风光涤荡着兴亡旧事滚滚席卷而来 。如今金兵四起 , 烽火狼烟中 , 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因景生情 , 抚事寄慨 , 思接千古 , 沉郁顿挫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朝开国之主刘裕 , 小字寄奴 , 长于京口 , 后灭南燕、收巴蜀、败后秦 , 于晋恭帝元熙二年(420)称帝 , 建立刘朱王朝 , 成就一代伟业 。辛弃疾词饶有气势地描绘出往昔英雄形象:“想当年 , 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如今英雄老矣 , 往事不堪回首 , 今昔对比 , 辛弃疾词悲慨英雄迟暮的同时融自慨、忧时为一体 , 郁勃悲凉 。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 , 文帝刘义隆北伐失利的史事 , 更促使辛弃疾忧愤地回忆起四十三年前亲身经历的那场宋金战争:“四十三年 , 望中犹记 , 烽火扬州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年辛弃疾率表南归 , 眼见战争形势对南宋军队有利 , 朝廷却无意北伐而失去良机 。词人感慨孙权、刘裕式的英雄人物“气吞万里如虎” , 实际返照南宋朝廷不能自坚其志 , “南共北 , 正分裂”(《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是家国现状 , 亦是辛弃疾忧心痛苦的根源 。自靖康之难徽钦二宗被金兵掳走后 , 宋金长久对峙 , 战争不断 , 大宋江山一直处于南北分裂状态 。辛弃疾空怀一腔壮志 , 直到年迈体衰 , 仍无用武之地 , 作词融入忧时伤世的感怆 , 家国忧思油然而生 。悲神州沉陆 , 痛山河破碎 , 肝胆欲裂、发之为词 , 如冷月哀弦、沉郁顿挫 。
江西隆兴(即今南昌) , 地处长江以南 , 形势险要 , 水陆交通发达 , 所谓“襟三江而带五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 , 辛弃疾任江西提刑至隆兴 , 淳熙四年(1177)去往江陵;淳熙七年冬(1180)再任隆兴兼江西安抚使 , 次年罢官 , 归带湖 。
追忆往昔壮举、感慨历史兴亡 , 辛弃疾在南北异域、今昔迥然的对比中反观时代 , 审视自我而壮志未酬 , 英雄迟暮而悲凉感怆更与何人说?南地的古迹名胜见证了一代代江山流转 , 英雄起落 , 失意如辛弃疾 , 最能清晰地闻见历史低沉哀凉的回声 。辛弃疾怀古咏史的过程中 , 见证世事兴衰的南地古迹自然架起了辛弃疾词沉郁顿挫的情绪支点 , 摧刚为柔 , 辐射出辛词核心处悲郁深长的情韵 。
宦途二十余年 , 辛弃疾足迹遍布建康、江阴、广德、滁州、江陵、隆兴等地 , “聚散匆匆不偶然 , 二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 是他夹杂着沉重无奈的感叹 。复国理想迟迟不得实现 , 他又因“归正人”身份 , 屡屡受到南宋朝廷排挤轻视 , 几番辗转 , 辛弃疾词中渐渐出现“宦游吾倦矣”(《霜天晓角·旅兴》) , “但觉平生湖海 , 除了醉吟风月 , 此外百无功”(《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的失落沉郁语 。游览名胜时 , 他甚至高呼“明日五湖佳兴 , 扁舟去 , 一笑谁知”(《满庭芳·游豫章东湖再用韵》) , 似乎属意归隐 。
推荐阅读
- 辛弃疾|辛弃疾,历史上最会打仗的诗人和兵营里最会写诗的将领
- 辛弃疾|稼轩词读:是谁,立尽西风雁不来
- 诗词歌赋|辛弃疾和蒋捷对人生的感受
- 诗词歌赋|辛弃疾跨界挑战婉约体,仿写了一首《丑奴儿近》,柔情不输李清照
- Array|肝肠似火,色笑如花——《辛弃疾》组诗及序言
- Array|辛弃疾不光能写诗会打仗,还爱组饭局,饭局之上常有佳作产生
- 辛弃疾|原创 辛弃疾一首高水平之作,通篇美得令人惊艳,值得我们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