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中西方“文化隔阂”的深层根源在哪里?( 六 )


“极高明而道中庸 。 ”荀子对于“中道”的定义 , 比传统儒家更注重实际 。 他认为 , 中道的标准只在有益于事理 , 不必遵从于某种特定教条 。 用今天的话来说 , 就是“实事求是” 。 “凡事行 , 有益于理者立之 , 无益于理者废之 , 夫是之为中事 。 凡知说 , 有益于理者为之 , 无益于理者舍之 , 为中说 。 事行失中谓之奸道 。 ”建立于实事求是基础上的中道精神 , 使中华文明最善于包容完全相反的矛盾体 , 最善于结合看似不可能的矛盾体 , 最善于使一切“非此即彼”的事物在中华大地上和谐共生、绵延不断 。

荀子死于前245—前238年之间 。 活到90岁 。
他的思想太驳杂太矛盾 , 以致他死后的境遇更为曲折 。 西汉前期的意识形态 , 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 。 后来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 , 改宗“有为而治”的儒家政治 。 儒家结束从孔子以来三百五十年的流浪地位 , 第一次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 彼时 , 有用汉隶撰写的“今文经学” , 有用六国文字撰写的“古文经学” , 两派斗争了漫长岁月 , 但无论哪一派上位 , 只尊孔孟 , 却从不推崇荀子 。 他们都认为荀子不纯粹 , 何况他还有个焚书坑儒的弟子 。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中西方“文化隔阂”的深层根源在哪里?
本文插图

荀子墓大门 , 位于山东临沂苍山县兰陵镇 。 荀子的思想太驳杂太矛盾 , 以致他死后的境遇更为曲折 , 使得他在儒家成为正统之后的1800年里 , 成了一个阴影里的人物
千年后 , 第一个为荀子辩解的 , 是韩愈 。 经过安史之乱 , 痛感国家需要经世致用实学的韩愈 , 不但鼓励时人为《荀子》注释 , 还评价荀子“大醇小疵” , 除了一点点“杂质” , 和孔子没有什么不同 。 韩愈为此被宋明理学批判了好几百年 。 因为宋儒以孟子“性善论”和“内圣外王”为归宿 , 对荀子的“性恶论”和“王霸兼用”绝不容忍 。
因此 , 当时与孟子并称的荀子 , 却在儒家成为正统之后的1800年里 , 成了一个阴影里的人物 。
一直到清乾隆时 , 考据训诂的清代大儒们突然意外发现 , 那些汉初儒学复兴的根本大典 , 那些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传习的经书 , 竟然全是荀子传下来的 。 如《春秋左传》 《春秋谷梁传》、如《毛诗》 《鲁诗》《韩诗》、如《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 。 梁启超评价说 , “汉代经师 , 不问今文家、古文家 , 皆出荀卿 。 二千年间 , 宗派屡变 , 一皆盘旋于荀子肘下” 。
原来 , 在七国争雄战火燃烧的最后三十年 , 他一只手教出了法家奇才李斯与韩非 , 另一只手却默默书写传授着儒学 。 当秦朝焚书坑儒时 , 只有他通过“私学”悄悄传授下来这批根本经典 , 而被汉儒复述重写 。 “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 , 汉诸儒未兴 , 中更战国暴秦之乱 , 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 , 荀卿也 。 ”“荀卿于诸经无不通 , 而古籍阙亡其授受不可尽知矣” 。
一心要改革经典的异端 , 却是最忠诚于经典的人 。 没有荀子 , 儒家经典将全部失传 , 董仲舒也决搞不成儒学复兴 , 宋明理学连诞生的机会都没有 。 荀子无名无位两千年后 , 才被清廷第一次纳入《四库全书》的儒家部分 。 此前 , 他在兰陵的墓(现山东临沂兰陵县)一直荒凉寂寥 。 明人李晔写道 , “古冢萧萧鞠狐兔 , 路人指点荀卿墓 。 ”又道 , “卧烟露 , 愁黄昏 , 苍苍荆棘如云屯 。 野花发尽无人到 , 唯有蛛丝罗墓门 。 ”
行纯粹者易 , 行中道者难 。 随时要准备被两个极端所抛弃所夹击 。 即便如此 , 历史最终会沿着中道前进 。 汉武帝与汉宣帝接受了荀子的思想 , “礼法合一”“儒法合治”“汉家自有制度 , 以王霸道杂之” 。 接着 , 历代王朝也按照他的思想继续前行 , 只是因为他的“不纯粹” , 所有君王都只用其实而不用其名 。 好在荀子只唯实不唯名 。 儒法由此真正合流 。 法家创造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和基层官僚系统 , 儒家则创造了士大夫精神和家国天下的集体主义伦理 , 在魏晋唐宋又融合了道家和佛家哲学 , 创造了儒释道合一的精神世界 。 这种超级稳定的大一统国家结构发散到整个东亚 , 成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强而不霸、弱而不分、从不中断的秘密 。 之所以还称为“秘密” , 是因为大多数西方学者至今仍未去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