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互联网巨头围猎信用卡
本文插图
本文来自公众号:薛洪言微语(ID:hongyanweiyu) ,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社交平台上 , 类似“信用卡是否毁了年轻人”的讨论比比皆是:
夸赞者有之 , 称信用即信任 , 感谢银行赋予自己的信任;
警惕者有之 , 称信用卡是消费主义的帮凶 , 莫要上船 , 否则步步深陷;
控诉者也有之 , 倾诉自己如何一步步背上沉重的债务 , 成了卡奴 。
信用卡是否毁掉年轻人 , 一向争论不休 , 银行人通常一笑了之 。
很多问题 , 只能一笑了之 。 可如果他们意识到信用卡市场正面临着怎样的变局 , 再淡定的银行家估计也坐不住了 。 当前 , 一场多方参与、蓄谋已久的信用卡围猎战 , 早已拉开大幕!
相遇、重叠 , 短兵相接
2019年末 , 国内信用卡持卡人约3.5亿人 。 同期 , 央行有信贷记录人数约5.5亿人 , 未被信用卡覆盖的2亿缺口 , 正在被花呗、任性付、白条等代表性消费贷产品填补 。
2015年前后 , 电商系消费金融产品相继推出免息功能 , 为购物消费赋能 。 这类产品 , 既让申请不到信用卡的人享受到30天免息的服务 , 又通过6期免息、12期免息、24期免息等大促羊毛 , 俘获了大批持卡人 。
当时 , 花呗们与信用卡客群互补、场景互补 , 相安无事 。 但同任何商业故事的演变逻辑一样 , 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 总会让双方相遇、重叠 , 直至短兵相接 。
先是客群的重叠 。 2015年以来 , 银行信用卡走向大扩张 , 四年间 , 在用发卡量从4.32亿张增至7.46亿张 , 应偿信贷总额从3万亿元增至7.59万亿元 。 大扩张的秘诀 , 在于搭上互联网平台的流量红利 , 不断推进客群下沉 。
本文插图
与此同时 , 互联网产品则在不断向上拓展用户边界 。 早在2016年 , 花呗用户就已经过亿 , 其中 , 90后占比接近一半;到2019年 , 用户数已突破3亿 , 具备了国民产品的特征 , 用户年龄结构更趋平衡 , 90后占比下降(根据人口普查数据 , 15岁以上人口中 , 90后占比仅为23%) 。
一下一上中 , 双方客群越来越重叠 。
再是场景重叠 。 此前 , 信用卡是全场景支付工具 , 而电商系分期产品仅局限于电商生态内 。 随着支付宝、苏宁支付等支付工具的破圈 , 电商系分期产品已经突破了使用场景的桎梏 。
比如花呗 , 除依托支付宝外 , 还可通过分期插件和API插件独立接入各种消费场景 。 从展示优先级、促销优惠补贴上看 , 通常比信用卡给力 。
客群重叠、场景重叠后 , 短兵相接的战争必然要打响 。
漂亮的一击
2019年2月 , 支付宝发布《关于信用卡还款服务规则的公告》 , 对信用卡还款征收手续费 。
当时的主流解读聚焦于两点 , 除了官宣的降成本 , 另一点就是夯实资金闭环 , 鼓励用户用其他平台中的钱去还信用卡 , 支付宝的钱还留在支付宝内 。
事后看 , 还有一点被大家忽视 , 即间接瓦解用户的信用卡支付习惯 。
2019年7月 ,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90后攒钱报告》 , 里面提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 , 即90%的90后使用花呗消费 , 并非是没钱 , 而是想利用免息期省钱 。
比如 , 一笔1000元的订单 , 余额宝里的资金付得起 , 但我选择用花呗免息支付 , 30天后还款 , 期间这笔钱躺在余额宝中赚利息(假设年化收益率3%) , 生息2.47元 。
2.47元是条蚊子腿 , 但90后的消费特点一贯是“30元的奶茶说买就买 , 5块钱的运费坚决抵制” , 理财利息虽少 , 他们是在乎的 。
花呗的免息消费省钱功能 , 信用卡也有 。 但是 , 如果还信用卡收手续费 , 为了节约手续费 , 干脆只用花呗好了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上线半年收获6700万用户,这款聚焦下沉用户的陌生人社交APP是怎么做到的?
- 互联网|5G商用一周年,华为云向互联网企业大抛绣球
- 互联网|中台产品经理实战(14):中台与SaaS、微服务关系
- 互联网|行业观察 | 你所不知道的5G消息
- 互联网|多名知名人物推特被黑,拜登奥巴马都“中招”,比尔盖茨也在其内
- 互联网|发放高利贷,还要窃取用户信息?这些金融APP在秀“道德底线”
- 互联网|东莞先知:数字智能,先觉“先知”
- 云计算|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 |苹果开始向 Experian 报告 Apple Card 信用档案
- 行业互联网,5G|江苏有线顺利完成园区5G信号开通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