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案例干货|精益基本思想:人性尊重( 三 )


d) 精益文化宣传和灌宣:
在全公司名称范围内广泛展开精益宣活动 , 将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 , 精益改善的成果 , 尤其是员工参与的培训研讨、参与改善、成就与表彰等等相关活动充分在全公司范围内宣传和展示 , 使员工充分体验精益改善的氛围和文化 , 更强地融入企业 。
05
e) 正确处理多出来的员工:
精益改善不是裁员 , 如果把多出来的员工解雇 , 则从那一刻开始 , 精益就已经不起作用了 。
通过精益改善节省出来的员工 , 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合理安排 , 积累正面能量 , 能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精益的积极性 。
f) 培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员工:
“丰田生产方式就是育人” , 导入精益生产方式后 , 如果认真去实践 , 其内在的“育人”机制就会起作用 , 从而人才会得到培育 。
要关注培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员工 , 被培育出来的人才会继续发展精益生产方式 , 而进化的精益生产管理反过来又会促进对人的培育 , 在这种良性互动中 , 留住员工 , 留住人才 。
g) 构筑起浓厚的人际关系:
打破部门和级别的壁垒 , 构建一种没上下级之分或者没有工作部门之分的组织 , 公司内各部门之间的员工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联系起来 。
使平时在工作是几乎没有交点的员工和高层干部之间 , 可能通过精益活动或相关俱乐部相识和交流 , 这样 , 部门和上下级之间的壁垒就会消失 , 营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 让员工在企业舒畅和安全 。
h) 选拔人时从最积极参与改善的人开始:
要建立一种机制 , 当公司需要选拔优秀人员或干部提升时 , 要首先从最积极参与改善的人开始 。
积极参与和主导改善的员工应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 反之 , 不参与者或顽固分子应该逐步淘汰出去 。
06
i) 适应8090员工的精益倡导模式:
应充分认知和理解8090后中国新一代员工的特点和诉求 , 创造一种适他们的精益生产推行模式 , 让新一代员工更快更好的接受和参与精益改善活动 , 避免逆反和不满情绪的产生 。
j) 通过防呆技术降低员工劳动复杂性和强度:
在改善中尽可能的应用防呆技术 , 对容易出错的环节尽量采用目视化和防错措施(Poka-Yoke) , 通过工装、工具、设备、模板等方法 , 防止和减少员工的无意识差错 , 降低流程作业对人的要求 , 减缓劳动强度和复杂性 , 降低员工的技能要求 , 缩短员工的学习周期 , 提高员工的安全感 。
k) 完善标准作业体系:
既然员工流失无法避免 , 那么就要想办法减少员工更换后学习的时间(Learning curve) 。
员工流失后 , 如何让补充上来的新员工尽快熟悉该岗位的作业?
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作业的标准化 , 一方面 , 所有的作业必须标准化并文件化 , 标准化的要素应该包括所有与该工位相关的信息 , 比如作业步骤(Working sequence)、作业时间(Cycle time)、节拍(Takt Time)、标准在制品(Standard WIP)、操作技巧(Skills)、注意事项、品质要求等等 , 标准作业及标准文件越完善 , 新员工学习的速度就越快 。
试想如果这些要素只是掌握在员工大脑里 , 那么员工一旦流失 , 后续的员工就无法获取到这些信息 , 或者要花更长的时间去掌握这些要求 。
另一方面 , 标准化的要求必须清晰、信息要易懂 , 确保任何一个新员工都能很容易地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白相关要素的要求和标准 。
通过标准化作业 , 使新员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该工作的操作 , 减少损失 。
07
l) 细胞生产 , 单元作业 , 提高员工主动性:
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的生产线习惯于采用定员制的方法设计大而长的高产能生产线 , 整条生产线的产能很大 , 人员较多 , 每个工人只是负责流程中的某一个简单作业步骤 , 所谓的“一个萝卜一个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