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秋意浓,小酌一杯黄酒暖深秋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 。

秋分至,秋意浓,小酌一杯黄酒暖深秋

文章插图
《历书》曰:“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 。”
秋分的分为一半的意思 。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日夜时间相等,从立秋算起 , 秋分日又处于秋季九十天正中间 。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
古人认为雷是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人;降水量开始减少,天气干燥,水蒸发快,所以湖泊、河流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开始干涸 。
秋分时间一般是每年阳历的9月22或23日 。南方的气候在这一节气开始才正式入秋 。
秋分之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天气由热转凉 。
01秋分养生要点秋分时节,天气转凉 , 早晚温差大,不但北方 , 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 。
从“天人相应”来看 , 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为娇脏,肺气虚者易受燥热、寒凉所伤 。
所谓“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絮”,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 , 引起感冒及呼吸系统疾病 , 尤其是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容易加重胃病 。
秋分时节 , 天气凉爽,气候干燥,易出现咽干、舌干、少津、干咳、少痰、皮肤干裂等现象 。
中医学认为 , 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此时养生应坚持总原则:养阴防燥 , 调和阴阳 。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宜以“收敛”为主,在养生中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 。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
秋分至,秋意浓,小酌一杯黄酒暖深秋

文章插图
秋分过后,会产生多次降雨,气温也慢慢的下降,我们在养生中也应遵守着阴阳平衡的规律 。要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重点是驱寒和养阴 。
一胃部保暖 。由于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很敏感 , 故秋分时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添衣,不要吃过冷过烫的食物;
二饮食温润 。白露的燥是温燥,而秋分的燥是凉燥,燥令伤肺可多吃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如白萝卜、胡萝卜;
三进补有度 , 秋分进补要适量 。虚病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对症进补才能有益身体 。
02温一壶黄酒,暖一场深秋一分昼夜,一飘酒香 。
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面说过“酒越饮越暖,水越饮越寒 。”
对于爱酒之人来说,这个季节自然少不了喝酒 。
俗话说“秋补冬藏”,这个季节适当饮用黄酒,对身体有滋补调养的作用 。
秋分至,秋意浓,小酌一杯黄酒暖深秋

文章插图
黄酒是中国传统饮酒,千百年来“老少通吃” , 集酸、甜、苦、辛、涩、鲜六味于一体,口感富有层次,和它味道一样深沉的还有它的浓厚的历史文化 。
秋分后,气温逐渐转冷,体内的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正是黄酒养生的较佳时期 。
在秋冬季黄酒适合加热饮用 , 暖胃驱寒 。将黄酒放在热水中烫热后饮用,以35℃-45℃比较合适,可以活血祛寒,通经活络 , 还能够预防感冒 。
秋分至,秋意浓,小酌一杯黄酒暖深秋

文章插图
小酌黄酒,不仅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还能增强血管弹性 , 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减少胆固醇 。
因此,共饮一杯小酒是最诚挚的邀请 。
03“今天秋分,请你出来喝点小酒”凉风有信 , 温一壶秋天的酒 。
黄酒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岁月的香醇与传承的智慧,以其独特的养生功效征服了世人的味蕾 。
秋分至,秋意浓,小酌一杯黄酒暖深秋

文章插图
秋分时 , 正是丹桂飘香的节气 。秋分前,人们会准备黄酒,用来浸泡桂花,做桂花酒 。等到秋分节气一到,就拿出自家酿好的桂花酒来招待客人 。
温一壶黄酒,在初秋的夜晚,轻轻地抿上一口 , 仿佛置身于丰饶的田园,静静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 , 我们可以邀上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品味黄酒 , 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欢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