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药肝毒性 , 很多人想到的是何首乌 , 但你知道吗 , 你所了解的肝毒性中药只是冰山一角 。
为什么这么说?
随着中药毒性研究的深入 , 一些传统无毒中药被发现具有潜在毒性 。
同时 , 除了中草药对肝脏的损害 , 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导致毒性~
1.中药在生长、加工、炮制、运输等环节受到污染或变质 , 也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 。
2.临床上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要遵循对症用药 , 适当配伍的原则 。
3.患者体质不同 。除了少数几种中药本身具有肝毒性外 , 大多数中药的潜在肝毒性具有独特型的特点 。
想了解肝毒性的中药 , 我来告诉你什么是肝损伤吧~
中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分类
中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分类可分为两种 。
一个
根据发病机理
中药引起的肝损伤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内源性肝损伤和特异性肝损伤 。
固有肝损伤
HILI型的损伤程度一般与药物剂量成正比 ,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潜伏期短 , 个体间差异小 。通常情况下 , 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损害肝脏 , 只有服用一定剂量的药物才能引起 。它还会导致肝损伤和其他器官损伤 。比如服用朱砂安神丸的大鼠有急性肝毒性和急性肾毒性 。
特异性肝损伤
独特型Hili一般与药物剂量无关 , 与个体独特型HILI有关 。独特型是指仅对少数独特型生物有肝毒性 , 但对正常非独特型异质生物无明显影响 。例如 , 何首乌只有在联合注射LPS时才表现出明显的肝毒性 。特异性肝损伤不仅与人的体质有关 , 还与药物和环境密切相关 。而且中药具有与西药不一样的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因此 , 在研究中药潜在肝毒性时 , 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
2
根据受损靶细胞类型
根据2016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医学会标准《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 HILI根据靶细胞可分为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混合性和肝血管损伤 。
肝细胞损伤型
肝细胞损伤类型的划分标准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ULN(正常值上限) , 且R5 , R=(ALT/aluln测定值)/(ALP/aluln测定值) 。这种类型肝损伤的主要特征是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中 。当肝细胞受损或坏死时 , 肝细胞的完整性被破坏 , 转氨酶被释放到血液中 。所以血浆中相应的含量增加 , 所以血浆中转氨酶的升高反映了肝细胞膜的损伤程度 。这种肝损伤在临床上很常见 。有研究者统计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接受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帝力住院患者的肝损伤指标 。统计分析显示肝细胞损伤占81.25% 。
胆汁淤积型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分级标准为:碱性磷酸酶2ULN , R2 。这种类型肝损伤的主要特征是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 。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药物或代谢产物的影响 , 胆汁的正常形成受到阻碍 。或者毛细胆管内胆汁流动减慢和药物诱导免疫反应引起的小叶间胆管损伤 , 会引起药物性淤胆性肝损伤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肝细胞损伤将导致过量的碱性磷酸酶进入血液 , 如果胆汁排泄受损 , 它将回流到血液中 , 导致胆汁淤积
混合性肝损伤的分类标准为:ALT3ULN , ALP2ULN , 2 & ltR& lt5.混合型肝损伤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间 , 即两种混合型肝损伤 。也就是说 , 混合型肝损伤ALT一般低于肝细胞损伤型但高于胆汁淤积型 , ALP值一般低于胆汁淤积型但高于肝细胞损伤型 。
肝血管损伤型
肝血管损伤的主要损伤靶细胞是肝窦、肝静脉和门静脉的内皮细胞 。其临床分类主要包括肝窦阻塞综合征/肝静脉-鼻塞(SOS/VOD)、紫癜性肝病(PH)等 。
引起肝损伤的中药主要成分
一个
含有潜在肝毒性萜类化合物的中药
雷公藤 。又名黄藤 , 是卫矛科的一种 。属于卫矛科雷公藤属 。雷公藤从别名可以发现毒性相当大 。结果表明 , 雷公藤中的生物碱、二萜、三萜和苷类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毒性 , 但二萜的毒性最大 。
黄药子为怀山药属植物黄药子的块茎 ,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火的功效 。然而 , 由于其肝肾毒性 , 黄药子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临床上每天服用盾叶薯蓣15g , 连续6天高 。
推荐阅读
- 海鸥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 皮肤具有什么功能
- 槽钢层是什么意思?
- cpa报考条件是什么?
- 常用47 种营销分析工具与模型 营销工具有哪些
- 盐津铺子等薯片检出潜在致癌物-薯片致癌是真的吗
- 盐津铺子等薯片检出潜在致癌物-薯片三只松鼠盐津铺子致癌
- 盐津铺子等薯片检出潜在致癌物-吃了盐津铺子薯片要去医院检查吗
- 巴西木的寓意是什么呢?
- 干细胞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