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逍遥津?威震逍遥津的真实性( 四 )


败方
此次战败 , 主要有二个原因:
其一是骄忽轻敌 。孙权自恃人马众多 , 而合肥守兵寡少 , 来时不备 , 去时无防 , 连续遭到两次袭击 。先挨当头一棒 , 挫了锐气 , 再遭衔尾一击 , 差点蹉跎 , 致使大好形势白白流失 , 甚是可惜 。
其二是恃勇好战 。此战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后果 , 是因为两次遭袭都有孙权在场 , 且势如危卵 。早在第一次围合肥 , 孙权就想率轻骑突敌 , 张纮谏曰:“夫兵者凶器 , 战者危事也 。今麾下恃盛壮之气 , 忽强暴之虏 , 三军之众 , 莫不寒心 , 虽斩将搴旗 , 威震敌场 , 此乃偏将之任 , 非主将之宜也 。原抑贲育之勇 , 怀霸王之计” , 孙权虽纳纮言而止 , 但没予以重视 。故贺齐涕泣再言曰:“至尊人主 , 常当持重 。今日之事 , 几至祸败 , 群下震怖 , 若无天地 , 原以此为终身诫” 。血淋淋的教训 , 总是易于接受 , “大惭!谨以克心 , 非但书诸绅也” 。

威震逍遥津?威震逍遥津的真实性

文章插图
血溅逍遥津一役 , 不光是造就了张辽的绝世名将之誉 , 其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使东吴君臣重新考虑国家战略思想 。《吕蒙传》“今操远在河北 , 新破诸袁 , 抚集幽、冀 , 未暇东顾 。徐土守兵 , 闻不足言 , 往自可克 。然地势陆通 , 骁骑所骋 , 至尊今日得徐州 , 操后旬必来争 , 虽以七八万人守之 , 犹当怀忧 。不如取羽 , 全据长江 , 形势益张” 。正是这种转变的体现 , 故在曹操于次年再度出兵濡须之际 , 孙权派都尉徐详见操请降 , 魏吴修好 , 开始注目势力暴涨的刘备 , 集中精力计谋趁机夺回荆州 。公元215年 , 这一年对于张辽来说是一生最辉煌的一年 。刘备入川取代刘璋已有一年 , 三分天下之势渐显 。曹操取下汉中欲南下扫荡西川 , 此时孙权率十万大兵进攻张辽镇守的合肥 , 由于曹操大军大多派去了西线汉中战场 , 东线合肥只屯有七千多士兵 。或者曹操深知以张辽的才能 , 七千余人足以阻挡东吴的进攻 , 所以他就留有妙计 , 让同守合肥的李典与张辽出兵迎敌 , 而乐进守城 。孙权十万大兵锐不可当杀来 , 曹军顿时军心涣散 , 士气大摇 。张辽决定趁东吴阵营未稳前奇袭吴军 , 以壮本方士气 , 于是挑选八百壮兵 , 当晚一马当先杀入未做防备的孙权阵营 , 吓得孙权避于小山上而不敢应战 。东吴其他军营赶来后把张辽围住 , 张辽率军奋勇杀出重围返回本阵 。这次小战事虽对东吴没什么损伤 , 但张辽的身先士卒却激起了曹军的斗志 。于是张李乐三将强化防御准备持久战 。东吴军数十日围攻合肥无果 , 补给日益困难 , 军心开始动摇 , 孙权乃下令撤军 。当大军退出长江渡口逍遥津时 , 孙权召开军事会议 , 而此时逍遥津却只有千余近卫部队护守 。孙权万万没有想到张辽会突然突击过来 , 被杀得狼狈不堪 , 要不是手下诸将的奋勇保护 , 恐怕他就活不了七十多岁了 。张辽这一战杀得东吴“人人害怕 , 闻张辽名 , 小儿也不敢夜啼” 。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 , 能先发制人亲率敢死队突袭敌军 , 赢得了本军的信任 , 壮大了军队士气 , 勇气可嘉 。之后打出持久战的牌子使敌人不战而退 , 并且情报跟踪探知孙权召开军事会议 , 大胆出兵突击吴军 , 打了个大胜仗 , 这全靠他能审时度势善用兵法 。张辽勇谋兼备 , 难怪《三国志》里把他列为魏国五大将第一人 。
威震逍遥津?威震逍遥津的真实性

文章插图
战后评价
曹操:太祖循行辽战处 , 叹息者良久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曹丕:自古用兵 , 未之有也 , 使贼至今夺气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