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死前要朱棣放了?姚广孝临死前求朱棣的事情_4

一个好汉三个帮 ,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就没有单打独斗的 , 再贤明的帝王也要有能人的辅佐 。
四大皆空的和尚 , 运筹帷幄的军师 , 这样一位披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 , 不得不说 ,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 都是极为罕见的 , 那么这背后又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呢?
(一)引子
【姚广孝死前要朱棣放了?姚广孝临死前求朱棣的事情_4】刘邦与张良、刘备与诸葛亮、石勒与张宾、拓跋焘与崔浩、苻坚与王猛、赵匡胤与赵普、忽必烈与刘秉忠、朱元璋与刘伯温 , 朱棣与姚广孝 , 以上这一个个或广为人知 , 或有些陌生的名字 , 他们都是所处时代最耀眼的全明星组合 , 他们或者延续了一个朝代的国祚、或者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或者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而这每一对组合后面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都是一番金戈铁马的岁月、都是一曲慷慨激昂的赞歌!
在以上这些组合中 , 有一对有些特别 , 朱棣与姚广孝 , 朱棣 , 大家都比较熟悉 , 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 , 他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天下 , 这位永乐大帝在位期间五征漠北、收复安南、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 , 着实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帝王伟业 。
至于姚广孝 , 比起他的前辈 , 那位半人半仙、鬼神莫测的刘伯温来说 , 名气却是小了很多 , 论籍贯 , 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人 , 姚广孝是江苏长洲人(今江苏苏州) ,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 , 都属于文人辈出的江南地区 , 论年龄 , 刘伯温于1311年出生 , 而姚广孝则于1335年出生 , 两个人差了整整一个辈分 , 论成就 ,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 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 , 被后世尊为“渡江策士无双 开国文臣第一” , 而姚广孝呢 , 则辅佐朱棣从一个为国戍边的藩王成为气吞山河的永乐大帝 。论结局 , 身处于在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统治时期 , 刘伯温活的小心翼翼 , 最终也是死得不明不白 , 而姚广孝 , 则气定神闲的活了八十四岁 , 与永乐大帝相交也是有始有终 。
关于刘伯温的事迹 , 我们已经知道的太多太多 , 而关于姚广孝的故事 , 我们却又知道得太少太少 。
四大皆空的和尚 , 运筹帷幄的军师 , 这样一位披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 , 不得不说 ,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 都是极为罕见的 , 那么这背后又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呢?这首先要从姚广孝的出身说起 。
(二)不一般的僧人
元统三年(公元1335年 , 当时在位的是元顺帝) , 姚广孝出生于长洲相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一个乡间郎中的家庭里 。
姚广孝幼名天禧 , 字斯道 , 出家后法名道衍 , 明成祖即位后 , 赐名姚广孝(为了便于行文 , 下文统一称为姚广孝) 。他的祖籍是河南汴梁(今开封) , 后来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时的难民逃到江南 , 落脚在长洲相城(今属苏州) 。
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乡间郎中 , 生活虽清苦 , 但祖辈事佛积善 , 很受乡里敬重 。姚广孝十四岁时 , 当父亲给他讲授医药知识时 , 他却鼓起勇气对父亲说道:“我不想学医 , 我愿意读书 , 将来挣得一官半职 , 好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 。”
如果他的父亲是达官显贵 , 听到儿子有这样的远大志向 , 一定会大大鼓励一番 , 不过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姚父 , 听到儿子小小年纪 , 口气却不小 , 只能认为这个儿子不知道天高地厚 , 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 , 没权没势的汉人想当官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因此姚父觉得既然儿子对学医不感兴趣 , 还是给他找个靠谱点的职业便于以后谋生 。
由于是虔诚的佛教徒 , 并且平日里见到那些寺庙的大师受人尊敬、风光无限 , 因此姚父决定将儿子送去出家 , 不过一时还拿不定注意 , 姚父去征询了自己的大哥、姚广孝伯父的意见 , 姚广孝的伯父姚震之却有一番很有见地的看法 , 说道:“为学有成则仕于朝 , 荣显父母 , 不则就学佛 , 为方外之乐 。”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 游走在官场和僧侣之间的经历也铸就了姚广孝传奇的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