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业,告别黄金时代( 三 )


今年2月,因为与苹果CEO库克的对谈,何同学登上了热搜,但他的流量变现之路依然艰难 。至今没有组建团队的何同学,今年只在B站更新过4条视频,拖更几乎成为常态 。在接受“每日人物”采访时,他表示自己至今没有报价,面对商务合作十分谨慎 。
单纯靠流量吸引广告的变现方式单一且并不稳定,不少自媒体也开始探索其他的变现途径 。在广告变现和电商中,徐沪生力排众议选择了电商,甚至还推掉了1700万的广告订单 。2018年,一条又将一只脚踏进了实体店铺的市场中 。如今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开起了十余家一条实体店,徐沪生的目标是开到100家 。
同样是做视频内容生产,二更选择的变现方式与一条有所不同 。针对中小商户的宣传、营销需求,二更开辟了ToB的内容服务业务,用标准化的流程为商家拍摄宣传素材 。

内容创业,告别黄金时代

文章插图
 
“接受投资之前,可能是你们最快乐的时候”,石榴婆报告在接触投资人时,听到了这样一句“玩笑话” 。的确,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曾经的夫妻店势必要走上规模化、机构化的道路,此时创业者又将陷入新的两难——失去了小团队的效率但也无法分得大操作的蛋糕,毕竟,内容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并不被追捧 。
去年6月,证监会浙江监管局网站公布了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公示文件 。该公司的法人系财经作家吴晓波,也是“吴晓波频道”背后的主体公司 。文件显示此次巴九灵的上市辅导期大致为2020年6月至11月,但迄今为止关于巴九灵上市仍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
【内容创业,告别黄金时代】而这已不是吴晓波第一次尝试上市 。2019年,吴晓波试图通过全通教育对巴九灵的收购实现上市,但最终“上岸”失败 。吴晓波个人IP与巴九灵公司之间的强绑定关系,给这次的股权重组埋了雷,深交所还曾两次针对该问题,向全通教育下达问询函 。
目标用户是女性,主打情感、生活、时尚、亲子内容的量子云科技,旗下拥有多个领域的微信公众号矩阵,在主号“卡娃微卡”之下,布局有一千多个账号 。这家位于武汉的“内容工厂”,缔造了一个“五环内人士”不熟悉的庞大世界,2015、16年期间,在权威机构发布的公众号榜单上,“卡娃微卡”稳居前三位,到2018年,其月度总量比咪蒙还要高 。
2016年,量子云营收就达到1.29亿元,而净利润更是高达0.87亿元 。
赚足了流量广告费的量子云,也打算去股票市场变现 。2018年,上市公司瀚叶股份标价38亿元人民币,拟收购深圳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最终,这笔收购并未成功,上交所针对内容原创程度、违规记录、粉丝量变化、持续商业变现能力等情况发出了质询 。
上交所质询的问题,也恰好是公众号生意中被讨论最多的话题 。证券市场的担忧,让内容创业者很难依靠上市途经全身而退 。
当然,过去几年也有过成功的案例 。2018年,美盛文化完成了对星座自媒体“同道大叔”母公司同道文化的收购,让其创始人蔡跃栋一下子拥有了两亿元人民币的财富 。此后蔡跃栋也开始追逐新的风口,拉上了黄太吉创始人赫畅一起做了电子烟品牌YOOZ 。
内容创业,告别黄金时代

文章插图
 
目前,市面上一些比较成功的内容创业公司,也发展到了瓶颈期 。当年拿到1200万引起轰动的papi酱,最后一次融资也停留在了2017年3月的A轮;还有像年糕妈妈、女神进化论等,融资也都密集发生在2019年之前 。
进入资本市场后,内容行业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劣势 。冷启动阶段的低成本在后期成为了阻碍,固定资产的缺失让企业在估值阶段就先天不足 。创意行业一切围绕人来运转,导致团队稳定性不足,核心团队很难被真正绑定;业模式层面也几乎无法实现完全的规模化运作,每一次创作都像是开启一段新的探索,充满着未知;受众也是不可控的变量,流行风向和审美趣味瞬息万变 。
政策红线、安全性也是内容创业者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一着不慎就会断送前路 。办公室小野因粉丝模仿视频中的操作,出现意外身亡而停更;暴走漫画因触碰舆论红线而停更;回形针更是引起了舆论震怒 。
总体来说,处于深水区的内容行业,对现在想要只身入局的个体创业者来说已变得不再友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