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中国茶具的定型时期

【明代是中国茶具的定型时期】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 。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 。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1391)以后的事,据《野获编补遗》记载: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由此开千古茗饮之宗,散茶于是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
明代的散茶种类繁多,虎丘、罗岕、天池、松萝、龙井、雁荡、武夷、大盘、日铸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茶类,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罗后冲饮,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陈师道记载了当时苏、吴一带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壶泡法;而当时杭州一带的烹茶法与苏吴略有不同,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其实无论是壶泡还是撮泡,较之前代更加简便,而且还原了茶叶的自然天性 。
由于茶叶不再碾末冲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镇的白瓷 。屠隆《考般木余事》中曾说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 。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 。张源在《茶录》中也说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因为明代的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纯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盏来衬托青翠的茶叶,可谓尽茶之天趣也 。
饮茶方式的一大转变带来了茶具的大变革,从此壶、盏搭配的茶具组合一直延续到现代 。
茶壶在明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此之前有流、带把的容器皆称之为汤瓶,亦谓偏提,到了明代真正用来泡茶的茶壶才开始出现,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和落尘的不足,也大大简化了饮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极力推崇 。
虽然有流有柄,但明代用于泡茶的壶与宋代用来点茶的汤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明代的茶壶,流与壶口基本齐平,使茶水可以保持与壶体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壶流也制成S形,不再如宋代强调的峻而深 。明代茶壶尚小,以小为贵,因为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真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似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于他茶,亦无不可 。
明代的茶具从材质上来讲,以瓷器和紫砂为主 。明代景德镇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国的制瓷中心转移到景德镇,烧制的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进,而明代仿宋代定窑、汝窑、官窑、哥窑的瓷器也很成功,特别是永乐朝烧制的白瓷,胎白而致密,釉面光润,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韾,明如镜的特点,时人称之为填白,以填白釉烧制的茶盏,造型稳重,比例匀停 。
明代散茶的冲泡又直接推动了紫砂壶艺的发展 。宜兴位于江苏省境内,早在东汉就已生产青瓷,到了明代中晚期,因当地人发现了特殊的紫泥原料(当地人称之为富贵土)紫砂器制作由此发展起来 。相传紫砂最早是由金沙寺僧发现的,他因经常与制作陶缸瓮的陶工相处,突发灵感而创作了紫砂壶 。据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载,紫砂器制作的真正开创者应是供春,供春是明正德年间的学仕吴颐山的家僮,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供春在一旁侍读,聪慧的他向金沙寺僧学习了紫砂制作技法,制成了早期的紫砂壶,供春遗留下来的紫砂作品廖廖,但他却是宜兴紫砂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人 。
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赵良、袁锡、时鹏,其后时大彬成为一代名手,其制壶不务研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 。,因时壶大为时人宝惜,当时就有人仿制时壶 。时大彬后还出了不少名家,如李仲芳、徐友泉、陈用卿、陈仲美、沈君用等等,紫砂在明代得到极大的发展 。
因紫砂土质细腻,含铁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用紫砂壶来冲泡散茶,能把茶叶的真香发挥出来,无怪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因此紫砂壶一直是明代及以后茶壶的主流 。
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 。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 。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