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血泊中坐稳宝座的赵光义<李裕民( 三 )


正常情况下,皇帝死前有遗诏,死后由大臣宣布。如宋太宗至道三年(997)三月癸巳:“宣诏令皇太子枢前即位。是日崩”。 (《宋史·太宗纪》)“参知政事温仲舒宣遗制,真宗即位于枢前。”(《长编》卷四一)这种顾命大事都要载入《实录》、《正史》中去。 然而《实录》、《正史》都不曾记载赵光义继位的顾命大事。 李焘在《长编》卷十七注中明确说: “顾命,大事也,而《实录》、《正史》皆不能记,可不惜哉。”
这不是史官的疏忽,继位是大事,英宗时为了一个生父采用什么称呼问题,出现了举朝争议的“濮议”,这比继位事小,尚且连篇累犊载入史册,继位大事怎敢疏忽?再说要无中生有地杜撰遗诏和宣诏人,史官岂能有如此胆量?据实说没有遗诏,没有宣诏人,是抢位篡权,史官更怕得罪皇上,不得已,只好不说。
赵光义当了皇帝,人们不敢公开揭短,但私下议论是免不了的,尤其是赵匡撤的心腹及得过赵匡撤好处的人。掩住天下人的耳目,必须编造遗诏,赵光义抢位之际,没顾得上临时编遗诏,事后再说宋太祖有遗诏,会有人相信,于是便想到已故的太祖之母杜太后,编造了一份太后遗诏,这个编造者是宋太祖时曾任宰相的赵普,时间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即太祖死后第六年。
《 长编》 卷二二太平兴国六年九月条云:
太子太保赵普奉朝请累年,卢多逊益毁之,郁郁不得志 ……会如京使柴禹锡等告秦王廷美骄恣, 将有阴谋窃发。 上召问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密奏:“臣开国旧臣,为权倖所沮。”因言昭宪顾命及先朝自愬之事。上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遂大感痞,即留承宗京师,召普谓曰:“人谁无过, 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 ”辛亥(十七日) ,以普为司徒、兼侍中。
按此记载系据《正史》、《实录》写成,昭宪是杜太后谥号,这条材料说明杜太后有顾命,藏在金匮中,此事只有赵普知道,赵普诉说后,宋太宗打开金匮,才看到,它充分证明赵光义即位时,确实不知道有遗诏,也没有人宣诏。金匮遗诏何时所写?内容如何?《宋史》卷二四二《昭宪杜太后传》云: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 疾亟, 召赵普入受遗命。 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日:“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 “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 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 ”太后顾谓赵普日: “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云:
昭宪太后聪明有智度,尝与太祖参决大政,及疾笃,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太后日:“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日: “此皆祖考与太后之余庆也。”太后笑日:“不然,正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耳。”因敕戒太祖日: “汝万岁后当次传之二弟, 则并汝之子亦获安矣。 ”太祖顿首泣日: “敢不如母教。”太后因诏赵普于榻前,约为誓书,普于纸尾自署名云: “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以上说法可信吗?
1 .在宋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皇帝健在、太后为接班事草遗诏事,即使皇帝没有儿子,太后也不越俎代劳。
2 .杜太后草诏的理由,是为了不重蹈周世宗传位幼子丢失夭下的覆辙。 应当指出,杜太后死时六十岁,太祖三十九岁,光义二十七岁,德昭十岁,当时太祖如果病危,两人商议遗诏,完全可能,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太祖身体很好,屡次出兵亲征,太后如何能预见太祖必然短命呢?如不短命,德昭年已长成,就不存在周世宗传位幼子的危险, 为何要写这样的遗诏? 事实上,太祖死时,德昭年二十一,比晋阳起兵争天下的唐太宗还略大一些。杜太后死时还应考虑到太祖长寿的可能性,倘若太祖长寿,不但儿子年令不小,其弟也将老朽,难道舍去青壮年而任用老年人去巩固政权? 太祖的寿命无法预知, 其崩时会不会出现周世宗传位幼子的前提也就无法确定,此时即令杜太后与太祖议论继位事,也只能作几种分析而已,决无理由只认定其中一种可能性就轻率立遗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