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写的重要功能是构建或巩固身份认同。一个国家的历史,是该国人的国家认同的主要基础。地方史和区域史书写也都一定程度上起到构建或巩固地方认同和区域认同的作用。全球通史所试图构建的认同是人类认同,书写“我们”的历史。麦克尼尔说:“在我看来,很明显,通过构建有洞察力的、准确的世界历史,历史学家可以在为全人类和各民族创造尚可接受的未来中发挥绵薄而有益的作用……对整体的人类历史有一种清晰而鲜明的认知,可以使人类认清共同的利益进而缓和未来的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非常实用的。”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当下,人类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如环境、疾病、难民、贫富分化、资源配置等,而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国家能够解决的,必须通过全球协作方有解决的可能。人类认同也因此成为一个必要的前提。羽田正先生提出:新世界史“是一种为地球居民书写的以地球为中心的世界史。它是这样一种态度: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尝试从全球公民的角度解决地球 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新世界史成为在民族、国家认同之外构建地球公民认同的重要手段。
但人类认同是一种什么样的认同?目前主流的全球通史书写能够满足此种认同的构建吗?本特利和齐格勒认为:“以全球史观透视历史,要求尊重世界上所有民族——而不是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的历史经验,考察每一个民族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但实际上已出版的绝大多数全球通史类著作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举一个例子,在多数美国全球通史著作中,在叙述 16—17世纪这段历史时,朝鲜半岛几乎完全被忽略,只是在叙述日本两次侵略朝鲜的时候被提到了一下。朝鲜人、韩国人对这样的历史书写会满意吗?会认同吗?这些棘手的问题,意味着一部让全人类或多数人满意、认可的全球通史很难写成。但这不等于说大家都不要写全球通史了,而是说,全球通史的书写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多元的,可以有不同的形态,需要更多国家和民族的学者,从各自的背景、视角和立场去书写,更需要书写范式、框架、核心问题的不断更新。
二、美国全球通史著作对明清历史的呈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中国学界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欧美学者书写的全球通史著作,也翻译介绍了欧洲全球史理论,这为我们了解西方史学发展动向、把握国际历史学研究前沿乃至参与学术对话、刺激中国历史学界的跟进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已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多种美国学者写的全球通史著作,多以1500年为界线分为上下两卷,千余页左右的篇幅。此类书大都是为美国的大学本科生撰写的,这样的篇幅刚好合适教学。美国大学广设全球史课程,这类教材也就一再出现,并都有一定的发行量。可以说,美国在培养年轻人的“全球意识”方面,走在了前面。这里顺便强调一下,教科书往往比一般的学术著作有着更为广泛、更为持久的影响力。但如果我们带着批判的眼光细读这些通史著作,便会发现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我将选择五种美国全球通史的中译本,着重考察其中对中国明清时期历史内容的呈现情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选取的五种美国全球通史著作的中译本分别是:
(1)威廉H.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该书于1967年首次出版后,多次修订再版,被翻译为中文的是其第四版。作者麦克尼尔因为其《西方的兴起》和本书而被誉为全球史的开创者。该书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内容主要在第22章“1500—1700 年的远东”(第879—888页),第25章“亚洲对欧洲旧制度的反应(1700—1850)”(第995—1003页),第27章“亚洲对工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反应(1850—1945)”(第1130—1134页)。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该书于1971年出版第一版,后经多次修订,已经出版至第七版,是美国高校世界通史课程的经典教材。本文使用的是该书的第一个中译本。该书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内容主要在第一册第16章“传统的儒家文明”(第441—447页),第二册第4章“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第66—82页),第二册第16章“中国和日本”(第 463—480页)。
推荐阅读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全球3大著名快刀,反曲刀之王,最霸气
- 文物之劫:唐太宗的昭陵二骏是怎样流落到美国的
- 美国的中小学历史课本如何讲中国
- 历史的教训:中国茶叶曾远销全球,如今却连1%的市场份额都不到
- 美国著名画家笔下风景油画50幅,美醉了
- 前瞻电影产业全球周报第73期:率先复苏!2020中国电影票房204.17亿
- 看看这10位世界级服装设计师,他们是如何塑造全球时装史的!
- 流失的五大特级文物,最后一件突现美国,多方交涉至今未还
- 国宝翡翠塔:宝塔由翡翠打造,重34千克,可惜如今只能去美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