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老人家:捂好“钱袋”提防理财陷阱 勿贪图高息( 四 )



“要防止老人上当受骗 , 不可能指望老年人智商急剧上升 。 ”华侨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肖北婴表示 , 理财骗局触及的就是法律 。 不法分子经常以某个街道为基地 , 在附近开展业务 。 受骗老人呈现出社区聚集、熟人推荐的特点 。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以及居委会对属地“消消毒” ,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 增强老人对骗局的“免疫力” 。 如由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建立房屋租赁信息实时登记平台 , 让上述场所保证不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理财产品欺诈销售等会议营销活动提供场所 , 从硬件上斩断虚假宣传的销售链 。
专家们表示 , 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 社会、政府、机构应当进一步构建完善养老体系 , 关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多把把关 。 希望有关部门能把最严格的监管落到实处 , 才能让老人远离骗局 , 为老人守住幸福的晚年 。
链 接
如何识别理财骗局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建议 , 要谨慎理财 , 不要轻易相信高收益承诺 , 审慎识别投资理财推介信息 , 不贪图小利 , 不轻易接受“理财方”送米送油等小恩小惠 。 不盲目“跟风”投资 , 对于邻居、朋友的介绍 , 一定要保持理性 , 切莫“眼红”他人“分红” , 盲目跟投 。

有三种所谓的理财方式是绝对不能碰的!
第一种 , 就是民间高利贷 。 高回报却意味着高风险 , 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一个古老的投资诈骗——庞氏骗局中 。
第二种 , 就是投资艺术品和收藏品 。 对于广大外行来说 , 贸然进入就只会沦为“待宰的羔羊” 。
第三种 , 就是传销骗局 。 套路都是先承诺一个高收益 , 然后再诱惑你发展下线 。
发现被骗怎么办?
如已进行投资 , 要注意留存证据 , 避免产生纠纷时“空口无凭” , 要注意保留证据 。 及时主张权利 , 一旦发生违约事件或“理财方”有可能发生逾期违约时 , 一定要及时主张权利 , 避免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导致丧失胜诉的风险 。
如果父母已经被某家理财公司骗了 , 了解一下是公司跑路还是业务员个人行为 , 要开始搜集和保留好父母别骗的证据 , 包括签订的各种协议、银行卡转账的流水等等 。 整理好证据以后 , 就是要果断报警了 。
【泉州网|老人家:捂好“钱袋”提防理财陷阱 勿贪图高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