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392岁张小泉的长生秘方( 三 )
陈师傅和徒弟两人配合 , 2天只能锻造2把剪刀 。 但2019年 , 张小泉卖出2700多万把剪刀 , 靠的是自动化生产线 。
在智慧工厂试制车间 , 一排排自动化设备连续运转 , 偌大的作业现场只有寥寥数人 。 工作站内 , 机器人正抓起一把刀具毛坯 , 通过相机识别轮廓后自动生产开刃轨迹 。
技术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这套机器人开锋自动化工作站 , 采用国际领先的机器人智能技术 , 通过传感器配合机器人及相关设备 , 完成刀具倒角、开刃、抛光三道关键工序 。 “每一步结束都有一个视觉识别系统 , 对照是否符合工艺图纸 , 刃线偏差控制在±0.1mm内 。 ”
张小泉是刀剪业较早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 。 夏乾良几乎跑遍了世界各地的刀剪厂 , 发现铸剪对于工序标准化的控制要求是世界级难题 。 两片铁精确到毫米级 , “不是不行 , 只是成本太高 。 你愿意用造航母的单价来造车吗?我们要找的路径是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价格 , 实现标准化 。 ”夏乾良说 。
从几百万元提升到几千万元 , 张小泉砸重金研发机器人 。 机器人磨出来的刀从土豆都切不动 , 到如今追上老师傅的水准 , 一套成熟的自动化生产流程逐渐成型 。 据介绍 , 1个操作工可以同时负责4条开刃工作站生产线操作 , 平均产能1850张/天(按照每天10小时) , 相比人工节省达80% 。
“有人说 , ‘我们这么一个刀剪工厂 , 现在对机器人的了解程度 , 已经不亚于一个机器人设备公司了 。 ’”夏乾良笑言 。
今年底 , 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将建成投产 。 “远期目标是建成‘黑灯工厂’ , 实现全部自动化作业 。 ”夏乾良说 。
推荐阅读
- 人民网|今年“双11”,快递在提速(网上中国)
- 人民网|未来品牌报告
- 人民网|国家科技奖励新法关键词
- 人民网|“智能快递”更高效
- 人民网|“用量产众包的方式获取海量数据”
- 人民网|网络交易将迎来强监管(网上中国)
- 人民网|打造优质的在线旅行品牌(互联网大咖秀)
- 行业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重构世界遗产
- 人民网|云米全屋互联网家电|5G IoT 全屋互联5G来了
- 行业互联网|“e学联商会”平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