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数据分析平台产品发展趋势( 二 )


数据应用的深度的增加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1. 数据覆盖人员层次的纵深增加 。 一开始数据只能提供给高级管理者 , 作为企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使用;数据门槛降低后 , 数据可以渗透到一线员工的具体工作中 , 让更多人形成分析-行动-反馈的正循环;
  2. 数据在决策过程的覆盖率增加 。 数据在组织中的主要用途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 提升决策质量 。 在决策链路或推理过程的诸多论证步骤中 , 得到的数据支撑越多越有力 , 决策的可靠性就会越高 , 最后决策的效果就会越好 。
虽然去IT部门中心化的开发方式提升了业务数据需求的实现速度 , 帮助现代BI平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
但各个部门独立进行数据准备和分析 , 缺乏统一的管理 。 在数据应用规模增大后 , 导致了数据的重复开发、数据口径不一致等诸多问题 。
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BI平台本身产品的范围 , 更多的是组织结构、流程和数据管理的问题 , 建设企业级的数据中台是目前业界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 在此就不展开阐述了 。
2. 自然语言查询
虽然现代BI平台已经让数据分析门槛下降了很多 ,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 。 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思路和方法 , 理解现代BI平台多维数据模型 , 掌握BI平台的界面逻辑和交互方式 。
NLP技术的发展和对用户场景的理解 , 让BI平台开始尝试开发通过自然语言进行数据查询的功能 。
用户只需要提出数据问题 , BI平台就可以根据已知的数据 , 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 , 供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决策使用 。 BI平台会真正成为个人专属的数据分析师 , 随时解答用户的数据问题 。
主流数据分析平台都已经开始尝试这方面的探索 , 比如Tableau的Ask Data , PowerBI的Q&A功能等 。
二、数据分析能力的持续增强
看数据只是业务数据应用的第一步 ,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潜在问题、洞察机会 , 最后获得业务增长才是最终目的 。
1. 静态报表
传统BI阶段 , BI平台只能提供静态的基础报表工具 。 所有的报表要在需求沟通的阶段都明确好数据内容 , 在报表开发时写死到程序里 。
这个阶段的报表 , 只能起到描述业务的作用 , 即告诉业务人员 , 当前业务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
当然 , 业务人员可以事先在报表需求中固化一些常规分析套路 。 但如果业务在使用过程中有更多的需求 , 哪怕只是对进行一个之前没有考虑到的维度细分 , 也只能再次给IT部门提需求进行数据分析或报表修改 , 排期开发后才能得到结果 。
这种数据获取效率节奏 , 让组织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 进行充分的数据化决策 。
2. 数据探索
除了前面提到的降低数据使用门槛 , 现代BI的另一个优势 , 是为用户提供了交互式的数据探索功能 。
业务人员可以在现代BI的多维数据模型(Cube)基础上 , 通过符合直觉的软件界面交互 , 快速进行数据的探索和可视化分析 。
业务人员可以查看宏观的指标数据 , 再根据需要对指标进行细分下钻 , 在多个指标之间进行对比 , 利用现代BI的可视化图表功能 , 从数据中产生洞察 。
在数据探索功能的支持下 , 业务人员的数据分析思路可以在第一时间落地 , 完成数据分析过程中的猜想和验证 , 加快了业务获取数据的效率 。
在数据探索产品中 , 所谓的报表搭建只是在探索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个常用的分析思路 。 业务人员可以根据业务目标的变化 , 对业务理解的深入和分析思路的完善 , 不断调整和新建报表 , 达到数据应用效率的最大化 。
数据探索功能可以让数据在组织内部更高效的流转起来 。 业务人员可以在现代BI中按照自己的分析思路 , 搭建一份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 并利用平台的分享功能在组织内部进行分发 , 达到信息同步和沟通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