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数据分析平台产品发展趋势


编辑导语:数据分析 , 是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 , 提取有用信息从而形成结论 。 简单来说 , 就是把隐藏在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背后的信息提炼出来 , 总结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 随着数据分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分析平台 , 本文作者就对BI&数据分析平台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
|BI&数据分析平台产品发展趋势
本文插图

近十几年来 , 在互联网技术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 商用BI&数据分析产品和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十几年前 , 传统BI平台厂商占据着大部分市场;2010年前后 , 以Tableau为首的现代BI&数据分析平台厂商开始快速崛起 , 最后抢占了绝大部分的市场 。
是什么让现代BI获得了企业和组织的青睐 , 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胜?BI平台的发展趋势 , 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通过对Garnter魔力象限和相关资料的解读 , 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笔者在公司负责内部数据分析类产品的建设 , 后续的分析将围绕数据使用进行 , 其它如厂商市场策略、数据技术方面的内容将不会涉及 。
一、数据使用的门槛不断降低
2005年来 , 技术发展和产品设计思路的创新 , 让BI平台在产品部署、数据的准备和使用方面的门槛都大幅降低 , 让业务人员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 。
1. 从依赖IT部门到自助分析
企业中BI平台的用户 , 可以根据工作职责分到两类部门:业务部门和IT部门 。
1)业务部门
是企业中直接负责业务经营的部门 , 业务部门往往直接面对企业的用户和市场 , 直接对企业的业务目标负责 。 业务部门会生产出一系列原始数据 , 并利用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优化业务结果 。
2)IT部门
一般由技术人员或专业数据分析师组成 , 他们具备专业技术知识 , 能进行BI平台的部署和维护;他们也能够根据业务需求 , 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的开发 。
IT部门主要的工作职责 , 是通过辅助和支撑业务部门的工作 , 间接推动公司的业务发展 。
传统BI平台产品设计的重点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功能性 , 而没有在易用性上投入足够的精力 , 导致传统BI平台有着较高的使用门槛 , 只有经过训练的IT部门的技术人员才能进行数据的开发和维护 。
因此 , 所有业务部门的数据报表需求 , 都被集中到IT部门进行排期开发 , IT部门成为了整个公司数据化的瓶颈 。
对于IT部门 , 需求沟通和开发工作量巨大 , 每天疲于奔命;对于业务部门 , 业务需求沟通开发周期很长 , 无法满足业务发展对数据的需求 。
尤其是业务方面的一些数据探索类分析需求 , 在这样的时间周期下 , 近乎无法实施 , 拖慢了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 , 更别提进入快速试错 , 迭代认知的正循环 。
以Tableau为首的现代BI平台 , 被称为敏捷BI或者自助BI 。 这类BI产品提供了轻量的部署方式、易用的数据源连接功能和通过拖拉拽进行交互式数据可视化的能力 , 降低了BI平台的使用门槛 。
业务部门的人员经过一定的学习就可以摆脱对IT部门的依赖 , 自行进行数据准备 , 数据报表的创建和数据分析 。 将原来按月、按周计算的开发周期 , 缩短到按天甚至按小时、分钟计算 , 数据需求实现的周期有了数量级级别的降低 。
去IT部门中心化 , 让组织内部的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升 。
广度方面 , 原本IT部门资源有限 , 组织的数据使用场景更多的集中在企业经营的核心领域 , 比如:财务、销售、业绩管理这些直接跟公司业绩直接相关的领域;其它方面的数据应用 , 投入相对较少 。
现代BI平台的诞生 , 让营销、供应链、仓储、HR、风险管理等等领域的负责部门获得搭建自身的数据分析体系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