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到底是什么样的“物种”?| 征集
本文插图
【|程序员到底是什么样的“物种”?| 征集】
在互联网大潮刚刚登陆世界的2001年 , 印度社会学家达斯对新兴的IT从业者大加美誉 , 称其为“新的中产阶级英雄” 。
本文插图
图/视觉中国
早在1976年 , 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就预言 , 信息劳动者将是后工业时代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群体 , 因为社会生产实践正朝着越来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
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体力劳工” , 数字经济时代的IT从业者有技术 , 有创新 , 他们从事信息的生产与分配活动 , 在学界被称为“知识劳工” , 甚至“高端劳动者” 。 在外界的印象中 , 程序员人群也常常与“高收入”、“高智商”挂钩 。
在大众对程序员抱有“文能写代码 , 武能修电脑”想象的同时 , 国内的社交媒体对他们还存在另外一种话语——“格子衬衫”、“宅”、“秃顶脱发”、“直男”等标签被戏谑地贴上 , 程序员被塑造成了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不解风情的奇怪生物 。 有趣的是 , 不少程序员还会自我解构——他们广泛地戏称自己为“码农” 。
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996”事件接二连三地曝光 , 程序员职业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空间开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 日渐凸显 。
本文插图
浙江杭州 , 一名程序员找到了一处安静的角落静静处理工作 。图/视觉中国
而这背后 , 是中国数字化革新的巨大浪潮 , 和越来越多IT从业者的卷入 。 今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 ,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13.19亿人;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 , 稳居世界第二位 。 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人才吸纳力最为强劲的行业之一 , 大批程序员敲着一串串代码 , 隐匿在我们办公、追剧、外卖等日常活动的背后 。
程序员群体的面貌也开始不再单一 。 有越来越多处于生产链底层的程序员在分工体系中充当着无足轻重的“小齿轮”;也有越来越多女性参与到IT产业中 , 从边缘地带走向技术的中央 , 试图以女性气质突破大众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 。
2009年 , 俄罗斯把每年的第256(一个字节能储存的最大数值数)天正式定为“程序员节” , 而后 , 我国程序员也在论坛上发起投票 , 确定每年的10月24日为中国的程序员日 。 2^10=1024 , 1G=1024MB , 1024是程序员们每天打交道的数字 。
在今年程序员日即将到来之际 , 我们想知道 , 抹掉或真或假的标签 , 今天 , 这个持续热门并正在壮大的群体——程序员的真实生态是什么样的 。
如果你也是IT从业者中的一员 , 欢迎和我们聊聊你的故事;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家人、另一半是这类可爱的生物 , 也来与我们分享或吐槽吧 。
推荐阅读
- 中国经营报|利润大增却让员工“自愿降薪”?自称效益好的多益网络今年到底多有钱?
- 差评|下潜了一万米,中国征服马里亚纳海沟到底是什么样的壮举?
- 金台资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算法”?
- 群众网|挡得住台风暴雨,经得住日晒雨淋的喜鹊窝,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 智能手机那点事|华为Mate40Pro+到货上手,这个“+”到底值不值?
- 闫跃龙|华为提出5.5G概念,揭开2030年智能世界的面纱为什么要有5.5G?2030年的智能世界什么样?5.5G+AI=万物智联后记:共创5.5G
- 智东西|华为Mate 40 Pro强到无死角?一周深度体验看到底Pro在哪
- 雷科技|抢先苹果!OPPO AR眼镜官宣:增强现实应该是什么样的?
- |华为规划的数字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 华硕笔记本|充电半小时、外出用一天,下世代体验的笔记本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