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一网统管”显身手,青浦一派出所探索城市运行管理“1+X”新模式

:原题为_解放网|“一网统管”显身手,青浦一派出所探索城市运行管理“1+X”新模式。
电瓶车进楼充电“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困局怎么破?解决辖区7万居民的这一桩桩身边事 , 对于一个警力数不足30人的派出所而言 , 是社区治理的“必答题” , 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附加题” 。

2019年12月以来 , 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 , 上海市青浦区整合公安、城管、市场、网格等职能部门力量 , 在青浦公安分局崧润路派出所试点探索城市运行管理“1+X”新模式 , 有效提升大型居住社区治安防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 今年以来 , 崧润路派出所辖区盗案同比下降48% , “两入”盗窃案件实现“零发案” 。
■必答题
51类非警务类警情“一键分流”
“新城一站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城运中心”管理的辖区占地面积仅5.52平方公里 , 却涵盖43个小区、2个商圈、9所学校 , 实有人口7万余人 , 其中流动人口3.6万余人 , 而派出所警力不到30人……
“接到你的110报警了 , 我是大居城运中心第一网格综合处置队员王伟 , 你家楼上漏水的问题我已经反馈城运中心了 。 ”位于崧润派出所的青浦区赵巷镇城运指挥中心大厅 , 大屏幕上实时呈现着一线综合处置队员随身佩戴执法记录仪传来的现场画面 , 副指挥长项继萍指派水务和居委干部上门开展工作 。
5分钟后 , 居委干部张美凤也抵达现场 , 将邻里双方带至居委会调解室和水务人员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
“居民的问题能得到快速解决 , 这都得益于城市运行管理‘1+X’模式建设试点的推进 。 ”崧润路派出所所长孙华表示:“类似邻里矛盾、买卖纠纷等非警务类占据了原先派出所每天80%警情 。 现在这些警情都能够‘一键分流’至城运指挥中心 , 再由指挥中心指派就近的一线综合处置队员到场快速处置 。 ”
2019年底以来 , 崧润路派出所和城运中心在辖区实施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为平台 , 组成一支126人的一线综合处置队伍 , 并将城管、市场监管等具备执法资格的各行政执法力量科学、合理分散至各个网格 , 以块为主统一处置常见的城市运行管理5大领域、32项事件 。
此项试点建设打通了镇城运系统和公安110接处警系统的链路 , 实现全部51类非警务类警情的“一键分流” 。 链路打通以来 , 已累计分流、处置非警务类警情1000余起 , 占总警情的55.4% , 分流警情24小时办结率达97% , 群众满意率达99% 。
■附加题
高空抛物:社区上报+监控捕捉
今年疫情期间 , “崧润淘社区”迅速推出了“预约口罩”功能 , “在线预约、购买口罩”的功能吸引了辖区许多居民主动入驻 。 今年3月 , “崧润淘社区”的上线拉开了全民共治的大幕 , 辖区居民在线上就能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
今年5月中旬 , 青浦区昱华苑小区的物业保洁员张阿姨在打扫自己包干区域时 , 发现有人连续一周天天将装有生活垃圾的垃圾袋扔在草坪上 。 张阿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崧润淘社区”社区板块的“事件上报”模块将这一问题向辖区民警反映:“就是从这个四楼厨房窗口抛出的 , 就是这户人家 。 ”
崧润路派出所民警陆超杰带领一线综合处置队员调阅高空抛物监控 , 迅速锁定了乱扔垃圾袋的住户 。 通过上门调查发现 , 该房屋租住着附近一家面馆的四名工作人员 , 而一名女工住在厨房内 , 为图省力每天把垃圾袋扔出窗外了事 。
城运指挥中心了解相关情况后 , 随即指令城管执法队到场处置 , 并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该女工依法进行处罚 , 并对其违反《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居住在厨房内的问题 , 责令其立即搬出厨房并恢复原状 。 民警也对该女员工乱抛污物的行为开展了法制教育 。
截至6月底 , “崧润淘社区”已经累计收到辖区群众上报的各类线索235条 , 其中92条包括环境污染类、物业管理类、噪音扰民类等线索 , 通过城运指挥中心分流至相关管辖部门处置 , 实现了所有线索百分百处置、反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