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号车库|对话蓝驰创投朱天宇:实现需求和场景的闭环才是新造车的未来( 三 )
因为这件事的难度 , 我们比较审慎 。 在 2016 年投资理想前我们就看到了行业的复杂性 。
自动驾驶太复杂 , 这个产业不可能只用一个第三方技术公司视角去看 , 而看得越多越要对这个行业的专业性有敬畏之心 。
当时看了一些第三方自动驾驶方案公司 , 单个看团队标签和背景都非常漂亮 , 但提供的价值没能形成闭环 , 只能在感知层面做一些简单的拼装 , 但真正距离装车 , 实现决策和控制层面的闭环商业可用是非常困难的 。
在技术创新类企业里 , 如果只做一部分 , 那么我们就要去评估它是否独立实现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 。
而在自动驾驶方向上 , 我们发现形成价值闭环是离不开整车厂的 , 因为整车厂的资源整合能力是这个价值链上最强的 。
这也触发了我们从整车的角度去看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怎么落地 , 包括早期我们看了理想、小鹏、蔚来等 。 但真正按照我们说的 , 闭环的解决问题 , 真正把场景想清楚、需求洞察想清楚 , 包括问题、挑战你怎么去解决?只有李想给我们的答案是最清晰的:
- 中国是不是可以做充电桩? 中国的城市规划 , 人均土地面积 , 电网基础 , 能支持什么量级的电桩分布 , 能否满足更快捷的充电需求?中国在 10 年、15 年前 , 互联网 ‘Copy to China’ , 但是如果车这个事还是一样 , 会不会有问题 。 看清楚中国特色很重要 , 而且还要考虑监管问题 。
- 刚才说的主机厂组织力的问题 。 不同画风的人在一起怎么能打好这场仗?怎么协作?每次和李想交流 , 至少一半的时间谈这个问题 。 如果他没有花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不在脑子里占到重要的位置 , 是不可能这样去交流的 。 这决定了这个事到底能不能成 , 因为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
- 李想是一个很注重资本效率的创业者 。 怎么用更少的钱能把这个事做出来 , 而且他不是在吹牛 , 他已经干了两次了 , ***第一次 , 汽车之家第二次 。 汽车之家这样的成本 , 融这么点钱做到百亿美金市值 , 每年再创造那么多利润 。
但现在回想 , 当时投资理想还是需要勇气的 。 理想在 B 轮之前的融资挑战 , 主要是要求市场上的基金敢于接受用 D 轮的估值和资金规模 , 来支持一个业务还处于天使期的项目 。 能这么做的人还是少 , 要么是资金实力雄厚 , 要么是胆儿肥 。 因为对赛道的深入独立思考 , 对李想的构想的深度认同 , 才形成了投资决心 。
之后 , 蓝驰管理的基金连续投了李想 4 次 。 因为他不断把未来的格局看更清楚 。
比如把指向终局的技术路线弄清楚 , 为什么做这个车型 , 产品为什么选这个价位 , 什么样的用户需求 , 技术路线怎么迭代?
比如自动驾驶里头关键点是什么?是数据、算法 , 还是什么?我们非常清楚 , 数据是一个根 , 没有云计算何来大数据 , 没有大数据何来人工智能?
比如无人驾驶要做 corner case 的训练 , 不能只靠仿真 , 必须得靠更多实测的数据 。
问:蓝驰怎么看 Waymo 现在开始为整车厂做方案?
本文插图
答:首先 Waymo 这样的行为很正常 , 这样它的价值才会更通顺 , 它要做商业交付 , 但没有在整车上跑过一圈 , 对他来说就是有挑战的 。
但从技术的演进路线角度来讲 , 我们觉得自动驾驶的本质还是让车更智能、更安全 , 运营商或者技术公司代替不了车本身 。
滴滴它是有调度能力 , 但车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载具 , 从研发到生产制造有着严格的周期 , 36 个月是底线 。
推荐阅读
- 行业互联网|“云端”也能种蘑菇?——首都民间友好交流云对话线上举行
- 经济|2020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论坛线上举行 中外代表“云端”对话
- 技术|【首席对话】平安首席科学家肖京:科技如何战疫,AI从计算至“算计”有多远
- 旷视科技|深度对话,3D识别的想象空间
- |车辆长时间暴晒VS车辆停靠在车库,区别有多大?
- 澎湃新闻|对话哈啰执行总裁:确实已获网约车牌照,会考虑科创板上市
- AI人工智能|LD3320结合MP3模块加入语音交互功能,实现人和机器交流对话
- 人工智能|金耀辉/季卫东:AI数据给人“贴标签”,利还是弊?|148期对话
- 新基建|国务院参事对话北京"新基建":我国5G用户数量今年底将占全球七成以上
- 智能音箱|对话百度景鲲:破圈是智能语音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