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二手电商进入“第四时代”,“闲鱼们”如何才能“翻身”?

商品二手电商进入“第四时代”,“闲鱼们”如何才能“翻身”?
图片

文:互联网江湖 , 作者:刘志刚
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了人生整理观念——“断舍离” 。 其中 ,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 断舍离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
“断舍离”的宗旨是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 , 改变人们脱离物欲和执念 , 让人们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 然而今天文中的主角并不是“人” , 而是那些被人们断舍离的“杂物”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手电商 。
商品二手电商进入“第四时代”,“闲鱼们”如何才能“翻身”?
图片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 , 今年5月6日 , 个人闲置二手交易平台转转合并找找靓机 , 以面对闲鱼等二手电商平台的竞争 。 据悉双方合并后估值超18亿美元 。 疫情之后二手经济再起波澜 , 后疫情时代二手经济如何发展 , 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番 。
1
“重复性博弈”重塑传统二手交易体系
二手经济是围绕存量资产进行的一种交易 , 通过对物品的循环利用 , 提高了商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利用效率 , 进而产生了价值 , 本质上属于残值交易 。 卖家通过二手转卖找到了闲置物品的消化出口 , 买家则可以用最优性价比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 。
传统的国内二手市场是B2C的模式 , 主要是二手商通过走街串巷从用户手中收购闲置物品 , 然后通过进一步处理把这些闲置物品“打扮”成可售卖的商品 , 接下来就是加价卖给C端 。
但是二手商收购时的价格过低 , 使得物品原主人处理闲置物品的热情大大降低 。 之后二手商会加价卖给其他需要的人 , 但是由于商品的质量良莠不齐 , 没有统一的标准 , 交易本身缺乏信任基础 , 信任成本高居不下 , 所以真正买二手的人并不多 。 由于信息不对称、服务质量低下等痛点 , 国内的二手市场很难实现规模化增长 。
如今 , 平台化与电商化的发展路径 , 使得二手交易重新焕发了生机 。 据网经社统计数据显示 , 2018年我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 , 到2020年国内二手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 。
市场规模增长的背后 , 二手电商平台“功不可没” 。 二手电商平台大致上都可分为C2B2C和B2C两种模式 。
首先说下C2B2C模式 , 在所有C端到C端的交易中 , 平台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 , 不同的是平台在交易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 有要么做中间信息渠道 , 要么集鉴定、保真、寄卖等一系列服务的做中间商 。
当二手电商平台仅仅是作为一个信息管道时 , 其价值空间有限 , 所以 , 二手电商的演变趋势就是:利用自己独特的B端身份 , 在交易中提供C端需要但自身却不具备的能力 , 利用自己的强关联优势 , 整合服务要素 , 提高自己在二手交易过程中的价值比重 。
比如 , 以精选、自营等方式 , 深度参与交易过程 , 以品牌作为信任担保 , 进而以增值服务获取更多变现空间 。
在B2C的模式中 , 一方面是传统二手商与二手电商平台的结合 , 如果平台想要做大做全 , SKU是一个关键指标 , 如果仅仅依靠C端来填补是很难做到的 , 这时 , 传统二手商就有了用武之地 , 毕竟在多年的积累中 , 二手商已然拥有了一定资源 。
另一方面 , 传统的电商平台发展已相当成熟 , 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退货、换货等售后情况 , 如果商品出现瑕疵继续售卖不太合适 , 这时就可以选择性填充到二手平台 。
从“小而精”到“大而全” , 二手电商赛道的玩家各有各的发展模式 。 例如闲鱼和转转 , 不仅服装、数码、家电、户外等二手商品品类齐全 , 甚至已经插足到租房、公益、技能服务等其他领域 。
闲鱼、拍拍属于综合二手平台 , 各种品类通吃;而孔夫子旧书网之类就属于细分二手平台 , 走的是“小而精”路线 , 平台一般只经营某一细分领域的二手商品 , 相对较为“纯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