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宿|刘跃进 | 曾明《诗学“活法”考索》序( 三 )
由诗学上的“死法”“活法”说开去 , 作者纵横捭阖 , 视通古今 , 注意到各种风格往往相辅互补 , 对立统一 。 如《诗经》和《楚辞》、司马相如和扬雄、李白和杜甫、韩愈和柳宗元、苏轼和黄庭坚、鲁迅和郭沫若等等 , 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 《诗经》似“方” , 《楚辞》似“圆”;扬雄似“方” , 司马相如似“圆”;杜甫似“方” , 李白似“圆”;韩愈似“方” , 柳宗元似“圆”;黄庭坚似“方” , 苏轼似“圆”;鲁迅似“方” , 郭沫若似“圆” 。 如此等等 , 还可以举出很多 。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而上述这些作家作品 , 无论有无规矩 , 皆成方圆 。 这就昭示我们 , 所谓规矩 , 所谓方圆 , 不可偏废 , 不可或缺 。 胡宿的“以李补杜” , 亦是“以规补矩” , “以圆补方” 。 方圆互补 , 意在法外 , 才是诗学“活法”的真髓所在 。
本文插图
王发国《诗品考索》 ,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行文至此 , 再回到开篇讨论的话题 。 几千年中国诗歌的演变 , 无外乎就是一个立规矩又不断地修订规矩、树传统又不断地突破传统的过程 。 任何一个成功的诗人 , 或文学理论家 , 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 《文心雕龙·通变》赞曰:“文律运周 , 日新其业 。 变则其久 , 通则不乏 。 趋时必果 , 乘机无怯 。 望今制奇 , 参古定法 。 ”强调“通变”意义 , 参古定法是通 , 是继承;望今制奇 , 是变 , 是创新 。 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相比 , 文学的繁荣发展并不一定遵循进化论的规律 。 体现人类早期文明的某些文学特性 , 后来者可能永远无法企及 。 但是文学发展又与人类文明进步相向而行 , 即从无序到有序 。 钟嵘把“自然英旨”作为衡量诗歌好坏的标准 , 强调自然 , 并不意味着脱离规范 。 杜甫“晚来渐于诗律细”而又不受诗律束缚 , 苏轼主张从“严诗律”入手 , 最后达到“无诗律”境界 。 何止是诗 ,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学体裁 , 无不如此 。 如何继承前人精华 , 如何发挥个人才能 , 如何创造杰作 , 这是考验一个文学艺术家是否具有创作天才的重要标志 。
我与曾明教授的结识缘于我们的老师 。 20世纪90年代初 , 我在曹道衡先生那里读到王发国先生赠送的专著《诗品考索》 , 印制比较粗糙 , 当时并没有引起特别注意 。 后来 , 我的另外一位老师沈玉成先生几次提到这部书 , 建议我认真阅读 。 朱熹说:“读书 , 须是看着他那缝罅处 , 方寻得道理透彻 。 若不见得缝罅 , 无由入得 。 看见缝罅时 , 脉络自开 。 ”王发国先生的著作也有这个特点 。 他心细如发 , 多在寻常处发现蛛丝马迹 , 讨论的多是前人很少论及的琐细问题 , 推衍开来 , 又可能引出许多重大问题 。 这令我非常感佩 。 在我的印象中 , 曾明陪同王发国先生拜访曹先生 , 我有幸叨陪末座 , 得与曾明教授结识 。 在交谈中 , 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语 , 也发现原来我们有相近的阅历 。 后来 , 彼此都越来越忙 , 虽有书信往来 , 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 2010年 , 我接手文学所领导工作 , 开始筹划文学研究所三个“六十年”(文学所创办六十周年 , 《文学遗产》《文学评论》创刊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 。 最初的工作 , 就是与福建师范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举办研讨会 , 纪念籍贯为福建长乐的郑振铎和四川万县的何其芳等 , 他们是文学所创所的元老 。 在筹划这些活动中 , 我与曾明教授多有接触 , 知道他在承担繁重行政工作之余 , 仍钟情于学术 , “不将精力做人情” 。 他原本研究汉魏六朝文学 , 随着视野的开阔 , 下延到唐宋 , 专心致志地研究宋代文学思想 。 两年前 , 他就跟我提及正在撰写的一部论宋代“活法”专著 , 希望我能作序 。 我确实很关注汉魏六朝文学思想研究 , 但精力所限 , 唐宋以下很少涉猎 , 很愿意从同行的著作中学到新知 。 曾明教授的专著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 譬如反复讨论宋代诗学的“活法”问题 , 就触动我的联想 , 认为这一主张不仅限于文学 , 凡做人做事 , 读书从政 , 其实都有一个“择先王之成法 , 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的“通变”问题 。 孔子主张做人做事要“随心所欲不逾矩” , 宋人将这种主张推及读书 , 突破“死法”“定法” , 强调对经典义理的阐发 。 由此看来 , 有宋一代诗学中的“活法”说 , 其实是人类知识传承中一个重要话题 , 既深且广 , 远远超出我的理解范围 , 所以只能翻空臆想 , 随文札记 , 愿借这个机会 , 就教于曾明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