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读呀|改变了孩子畏难情绪重的毛病,我用耶鲁教授提供的思维训练法( 二 )


分享一个实践做法 。 在孩子学习新内容的时候 , 要多重视鼓励过程 , 而不是鼓励结果 。 就算孩子学习拼音讲了10次他还记不住 , 你可以说“我看到你的努力了 , 你这次学拼音比上次有进步 , 这是你每天坚持的结果 , 我觉得很高兴 。 ”
也就是说 , 鼓励过程重于鼓励结果 。
激发孩子内驱动力当成长型思维模式引入中国后 , 大家对这一思维方式的训练保持了很高的关注 。 而乔·欧文的《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 , 又进一步细化了这种思维的养成方式 。
成长型思维被乔·欧文概括7种思维模式 , 分别是为志存高远、勇于行动、坚韧不屈、积极乐观、承担责任、善于合作和不断成长 。
妈咪读呀|改变了孩子畏难情绪重的毛病,我用耶鲁教授提供的思维训练法
文章图片
比如在“志存高远”这一项中 , 家长要多帮助孩子立下远大目标 。 韩国明星妈妈全惠星培养了6个入读哈佛和耶鲁的孩子 ,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让孩子读名人传记 。
全惠星认为:“当孩子具有崇高的人生目标 , 即便没有家长督促 , 他也会自发去学习 。 ”因此 , 全惠星会刻意给孩子读名人传记 , 还组织家庭开讨论 。
梁启超曾谈到自己育儿到经验 , 也十分认可传记阅读的好处 。 他说:“读名人传记 , 最能激发人志气 , 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 , 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 。 ”
接纳孩子的畏难情绪我们要学会去接纳孩子的困难、情绪 , 而不是强迫他去克服 。
这一点来自于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带孩子的经历 。
有一次 , 我和好朋友橘子各自带着孩子共度周末 。 我们所住的酒店外有一个很大的广场 , 广场上有藤条编织成的攀爬设备 , 目测有5~7米高 。 当时我们的孩子们年纪相仿 , 也就3岁左右 , 对小小的他们来说 , 要爬上很高的藤条隧道 , 其实是很有难度的 。
橘子的孩子小Q仰着脖子对他妈妈说 , “妈妈我好害怕 , 我不敢爬” 。 橘子的做法让我蛮有启发 , 她对孩子说——你不要怕 , 妈妈会站在这里保护你 , 放心你不会掉下来(给孩子极大安全感) 。 但小Q还是重复“我很怕 。 ”
如果遇到其他家长大概会开始着急 , 橘子却说“这样吧 , 我和你一起爬!”于是小Q在前面爬 , 橘子在后面跟着他爬 。
这件事情让我很感动也很受启发 。 有些孩子在抛出困难以后 , 往往被家长否定 , 于是他们就会像蜗牛一样躲进自己的壳里 , 不再把问题拋出来 , 因为反正也得不到情绪的理解 。 情绪的理解很重要 。 遇到困难想要逃避的心理不光成人也有 , 孩子也有 。 所以对家长来说 , 我们要去包纳、包容孩子的畏难情绪 。
先表示理解 , 再给安全感 , 最后大不了陪着他们一起接着挑战 。 只有孩子做了 , 他才知道“实践起来并不难 。 ”下次他再再遇到挑战时 , 可以帮助他回忆如何克服困难的 。 这样的事件多了 , 孩子就会胆大起来 。 畏难情绪就会慢慢变轻 , 有朝一日甚至就不见了 , 取而代之的是“我能 , 我可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