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供应链金融新画像:主体扩容 向智能化演进


在科技浪潮推动下 , 供应链金融行业正发生巨大变化 , 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 行业效能也在持续升级 , 近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指导推出的《中国中小银行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 , 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完成了中心化、线上化、平台化发展 , 开始向智能化演进 。 在机遇面前 , 很多中小银行都已跃跃欲试 , 但受到资源、规模、资金、政策、科技实力等因素限制 , 它们中的大部分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道路上不免步伐踉跄 , 落后于人 。

北京商报|供应链金融新画像:主体扩容 向智能化演进
本文插图

主体扩容
短短十几年内从无到有 , 从简单到复杂 , 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得到快速发展 , 也针对本土企业进行了诸多创新 。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市场格局中 , 大型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大型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资源 , 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 。
股份制银行创新求变 , 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供应链金融在行业垂直领域的发展 , 涌现出了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的代表 。
随着竞争不断加剧、痛点不断更迭 ,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惠及范围、风控特点等都进入了全新阶段 , 完成了中心化、线上化、平台化 , 并向智能化逐步演进 , 参与主体也从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 , 拓展至科技平台公司、信息数据类公司、仓储物流类公司以及各类行业机构、监管机构 。 《报告》还显示 , 供应链金融的惠及范围也从核心企业一级供应商、经销商拓展到凡是有融资需求的可信主体 , 都可以依赖可信交易 , 获得相应资金支持;风控特点从最初的贸易真实性由中小企业“自证”转变为核心企业“他证 , 再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 , 将数据风控模式从“简单静态”转变为“智能动态” 。
技术渗透
智能、科技、创新升级 , 供应链金融很大程度上源于科技发展、以及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渗透 。 《报告》称 , 如果没有大数据 , 很难获知供应链上下游之间除应收、应付款、货品货单之外的信息;如果没有物联网 , 很难获知货品运输状态、存储状态 , 无法判断其是否足值;如果没有区块链就很难保证合同、提单、库单等关键性证据在多方系统交互验证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完整性;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就可能需要大量人工审核去鉴别贸易单据乃至贸易背景 。
如果没有金融科技的助力 , 线下的供应链金融就只能通过手工方式进行尽职调查 , 难以多方交叉验证 , 在操作成本高昂的情况下 , 银行更倾向于依赖抵质押物、依赖核心企业确权 。
《报告》认为 , 未来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形态 , 一定是线上线下协同的 , 是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之后的 , 是对线下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全面把控的 , 也是对供应链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的全面赋能 。
新的模式也同样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直言 , 应通过金融科技推动传统供应链实现五大变革 , 即运用区块链技术 , 破解信用多级穿透难题 , 以先进区块链技术变革上游融资;重新定义核心企业 , 更多优质大企业成为供应链核心 , 助力供应链模式变革;采用智能“五控”技术 , 破解下游融资难题 , 助推核心企业营收升级;对接国内国际平台 , 突破跨境贸易难题 , 变革创新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 。
“供应链金融能够帮助核心企业提高整个供应链竞争力 。 通过供应链金融 , 引入丰富的资金方 , 最大程度降低整个供应链融资成本 。 通过企业的信用、背书 , 让整个供应链融资成本降到更低 , 供应商强了 , 采购成本下降了 , 终端产品才能有竞争力 。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如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