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再造与新生:此心安处新河浦( 五 )


只谈文化、情怀是远远不够的 , 城市更新中也交织着空间作为商品的交易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冲突 。 无论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或是街区的业主和居民 , 都存在着不同的对“再文化”的价值判断 。 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谈判以及交易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的实态进程 。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 交织着权力资本的掌控与文化情怀的保育 。 规划师不应再仅仅局限于空间、肌理、情怀 , 更应思考如何将“再文化”转换为街区发展动力的共识 。 搭建各方对话的平台 , 规划师应该将政府决策、经济收益、数据分析、产权制度、公众参与等都组织到这个共享协商的平台之上 , 寻求一种在地共识的“再文化”逻辑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吕斌:
城市更新应成为“活态的保护”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 , 城市更新时不应大拆大建 , 而要通过可持续性的方式 , 推动城市微改造和有机更新 。 这其中包括了三种模式:政府主导的微改造、企业买断后开展的微改造、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微改造 。
|文化的再造与新生:此心安处新河浦
本文插图

如果是政府主导 , 就会发生权力转移 , 原住民外迁 。 这样一来 , 传承街区历史文化的主体容易流失 。
【|文化的再造与新生:此心安处新河浦】在广州这类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地带开展改造 , 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都比较高 。 开发商以很高的价格把某地块拿下 , 他们就一定会追求房屋的高容积率 , 就会把原有的建筑拆除重建 。 历史的记忆就会被损伤 。
广州新河浦属于前述第三种模式 , 即社区居民或当事人积极推动、由下至上开展的微改造 。 这也是我最推崇的一种类型 。 因为改造过程中 , 邻里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 不仅仅是房屋硬件的更替 , 还要考虑邻里关系、生活方式的存留 。
需要注意的是 , 赋予历史街区新功能的时候 , 不应将老建筑大范围地改造成博物馆 。 不能让老城市变成静态的 , 而是要进行“活态的保护” , 例如设为会馆 。 现代人既要尊重历史 , 又要“用好历史” 。
以新河浦地区为代表 , 广州的多数老建筑还是要让现代人使用 。 其使用方式需要跟历史文化的内涵产生一定契合 , 从而结合建筑的特点 , 赋予老建筑新的创意功能 。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很好的选择——既能留下老建筑的历史气质 , 也符合当地的空间氛围 。
值得注意的是 , 历史街区在进行微改造时 , 会面临各种力量的博弈 。 “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 在开始进行城市更新之前 , 主导者要进行三重维度的设计:
首先是参与机制 , 包括谁来参与、共享机制、利益分配、风险分成等;其次是资金筹措方式 , 包括资金来源、出资比例、偿还机制等;最后是场所营造 , 设计师不能闭门造车 , 应当在深入社会调查的基础上 , 根据当地业态、居民生活、参观者需求等各方诉求从而开展工作 。
【采访人员】冯艳丹 李鹏程 邵一弘
【摄影】符超军
【作者】 冯艳丹;符超军;李鹏程;邵一弘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