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网|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如何与之合作共赢?,公立医院加速上线互联网医院( 四 )


实际上 , 互联网医疗之所以未放开首诊 , 主要就是为了保障医疗安全 。 在现有条件下 , 互联网医疗的安全和质量该如果保证?
段涛提出 , 要根据线上特点完善体系、制度和方法 。 “但并不能断定安全质量问题在线上会更容易发生 , 因为即使在线下也会发生误诊 , 全球的误诊率大约在30%-35% , 这是疾病本身的特点造成的 。 ”
王航则坦言 , 这几年在资本的推动下 , 行业做了很多创新 , 但急着考虑增量、跑马圈地 , 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做得很少 。
“所以 , 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希望大家一起来倡议 , 形成规范性的标准 , 通过内部小范围的标准去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 。 ”王航称 , 安全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 其他行业已有安全事故成为前车之鉴 , 安全问题可能对整个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
探讨互联网医疗发展 , 绕不开商业模式这个话题 。 王航表示 , 医疗行业要从供给侧去考虑问题 , 供给侧最大的变数在医生 。 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转化成他们自己的商业模式 , 把原来的灰色收入转化为阳光的诊疗费 , 靠服务和专业水平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
段涛则认为 , 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已经有了清晰的商业模式 , 即使在医疗领域现在还不够清晰 , 但从中长期来看 , 还是看好的 。
无论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公立医院 , 本质上都是toC的服务 , 是医患交互平台 , 还要把医生服务好 。 所以要慢下来 , 花心思去真正为患者为医生创造价值 。
头部项目更受资本关注
2014年是互联网医疗元年 , 初创企业和资本纷纷进入 。
陈秋霖发现 , 互联网医疗投资热形成后 , 大量初创企业进入 , 但从专业研究的角度上看 , 个别项目展示的数据、尤其是在线医生数据 , 真实性很难考证 。 那么 , 互联网医疗行业是否存在泡沫?又该如何看待互联网医疗的投资热?
据王晓岑统计 , 2014年至今 , 互联网医疗领域大约已有1600亿的资金投入 。 “这些资金过去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试错成本、市场教育成本、获客成本等多个方面 。 ”
在王晓岑看来 , 此次疫情是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大考 。 此前认为比较好的产品 , 在疫情中也暴露出功能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 , 这是企业要改进的地方 。
不过 , 疫情期间用户咨询量、处方外流量、GMV都有了爆发式增长 。 王晓岑对其参与投资的部分项目做了数据回顾:慢病管理项目Q1用户增长量超过3倍 , GMV增长超过10倍;平台类项目Q1问诊量同比增长了20倍 , Q1处方外流量同比要增长40多倍 , 处方的流水增长更加可观 。 “局部的感知可能不那么明显 , 但宏观统计的结果让人非常惊讶 。 ”
王晓岑坦言 , 在之前投入那么多资金后 , 终于在这次大考中看到了互联网医疗作为基础设施起到的作用 。
此外 , 王晓岑还梳理出了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内的投资数据:
2014年 , 项目100多个 , 总共113亿资金 , 70%投到了天使轮、A轮项目上;
2015年 , 是投资界对互联网医疗最看重的一年 , 全年548个项目 , 314亿资金 , 以天使轮到B轮之前为主;A轮融资金额是2014年A轮资金的4-5倍 。
2016年 , 项目477个 , 共310亿资金 。 但这些数字从2017年开始减少 , 到2018年出现断崖式下滑 , 近两年遇冷后 , 总投资金额与之前相比下降了五分之四左右 。
“疫情之后 , 互联网医疗再次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 , 重点领域仍然会有大量资本进来 , 并且这些资本体量都可能会很大 。 ”王晓岑称 , 这些资金会更理性 , 更关注头部项目 。 “我们看到过一个估算的统计量 , 疫情期间新增用户里面 , 约70%是认可头部平台的 , 足见头部项目口碑已形成 。 ”
美国慢病管理公司Livongo在疫情期间股价涨了两倍多 , 从之前的25亿美元市值到现在的56亿美元市值 , 对应的收入水平仅仅1.7亿美元 。 至少就是说二级市场已经充分的给予了这些项目的一个肯定 , 这样会带动一部分的资金效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