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文艺批评 | 洪子诚、辛搏文:用思想穿透史料——洪子诚访谈录( 四 )


洪老师 , 您所说的思想的穿透力 , 是指对历史的穿透 , 还是指我们在确定一个思想研究的目的的前提下去进行这种史料研究的穿透?
我觉得这两方面是一个浮动的、互动的关系 。 比如说 , 我们在生活里 , 在学术研究里感受到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是需要我们解决的 , 那么在材料里能够发现这个问题 , 因为这不是先有一个抽象的框架 , 然后去史料里面找材料 。 现在也有这种做法 , 先确立一个主题和目的 , 然后去搜集相关的、对这个事情有利的材料 , 我是比较反对这样做的 。 我们应该“反过来”:在我们辨别史料的基础上 , 看我们能够发现什么跟我们目前所关切的问题相关的一些问题 。 我举一个例子:我最近读六十年代的材料可能多一些 , 特别是中外关系 , 跟苏联的关系 , 跟当时左翼文学之间的关系 。 那么这里面 , 我可能会有一个潜在解决的问题:在六十年代这个阶段 , 也就是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 , 对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的转变 , 可能会有一种不同的道路和实践 。 那么为什么后来选择了这样一种激进的方式 , 可能是我的思考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 , 那么我会带这个问题去看一些材料 , 但不是说带着这个问题去找一些相关的、有支持性的材料 , 而是要发掘材料中的那种复杂性 , 所以我认为这是两方面推动的一种关系 。 我们五八年做集体科研的时候 , 就想着按一种观念去找材料 , 那时候我和谢冕老师他们一起编写新诗史 , 就是先确定五四以来的新诗 , 革命的与反革命的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两条战线 , 这就是邵荃麟、周扬他们提出的一种观念 , 然后我们就把诗人划分为具体是哪个阵营的 , 哪些作品是属于哪个阵营的 , 这就是所谓的一种“理论带式”的工作方法 。 实际上当时我们看的材料非常多 , 我们几个人在一个月里读了几百部诗集 , 那么我们可能摒弃了一些认为对我们无力的一些作品或者一些问题 。 所以这两方面的教训 , 我觉得是值得思考的 。 但是陷入无边的材料中 , 也是走不出自己的一个空间的 。
07
洪老师曾提到 , 朦胧诗过早地消耗了自身的生命力 , 在喷发和消耗之后 , 退潮而去 , 我们还会迎来诗歌热潮吗?
这个说不好 , 我自己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 因为朦胧诗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 , 它本身承担的、负载的东西也很多 , 它不仅仅是诗歌 , 它承载着包括感情的释放 , 对政治的理想 , 对过去经历的一些非常复杂的政治性的表达 。 我们现在进入到这样一个消费时代 , 不太可能再产生这样的热潮 , 只能保持一个比较正常、平稳的状态 。 很多人都对那个时代有着比较理想的向往 , 因为包括小说在内 , 当时也是承担着很多 。 你看八十年代 , 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哲学论文 , 可能有一些思想性的评论 。 所以很多东西都由诗歌来承担 , 包括平反冤假错案都由诗歌来首先发起 , 艾青直接把“冤案必须平反”之类的口号写在他的诗里 , 当时都引起了非常剧烈的反响 。 因为当时我看电视转播某个诗朗诵会 , 很多人听到那两句话都激动地流下眼泪 , 我们现在根本不可能产生这样一种反应 。 所以这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 , 包括北岛的诗也一样 。
08
洪老师无论是做人还是写文章 , 都保持着沉静的性格 , 稳重的风格 。 我们好奇的是 , 洪老师在做诗歌研究时 , 内心会有怎样丰富的情愫?如何平衡感性欣赏与理性分析呢?
其实我诗歌研究真的做的不好 , 后来也没有很专注地做诗歌研究 。 我没怎么写过诗 , 中学、大学期间写过诗 , 都是失败的经历 , 所以诗歌一直都是我偶尔涉及的范围 。 我觉得诗歌对我来说一直保持着一种神秘感 , 有很难进入的感觉 。 当然 , 我还是喜欢读一些诗的 , 但体会不一定那么精到 。 所以 , 你看我的诗歌评论写的都是一般性的东西 。 我总觉得诗写的好的人确实得有一些天赋才行 , 后来的努力可能不见得能完全弥补差距 , 这当然是有点“唯心”的说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