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台 臬台 道台 制台 抚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的道台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清朝设立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统治者全国设了18个行省,设府188个,设县1546个 。
而在编织里,里面没有“道”一级行政机构 。

藩台 臬台 道台 制台 抚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的道台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道的地位非常微妙,说它是地级市,却又不是;道台的身份一言半语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它是四品官,有时候是三品,甚至是二品、一品 。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大清朝道台是四品官,而且最低为正四品官,甚至有的道台是从三品官,个别情况下道台还是二品;知府也是四品官,但最高是从四品,道台当然比知府大 。
说起清代的官职,最广为人知的怕是知府,所以才会有那句脍炙人口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道台知名度虽然不那么高,但是他们的俸禄比知府高得多,年收入(年俸 禄米 养廉银)在是知府的两倍左右 。
所以说同为地方官,大清的“道台”,比知府的“人气”高得多 。
比如蒲松龄小说里有王道台,冯骥才小说里有贺道台,陆士谔小说中有风流道台 。
鲁迅小说《故乡》里虽然没有道台这个角色,但也有道台一词出现 。
藩台 臬台 道台 制台 抚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的道台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迅哥儿的老邻居杨二嫂曾经非常羡慕地说“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
《故乡》描述的是民国时期的场景,宣统皇帝已经退位,百姓还对道台津津乐道;道台的牛气可见一斑 。
清朝末期的刽子手徐锡麟,就是捐道台的资格去安庆任职,进入大清官场 。
清末首富盛宣怀的大公子,曾是湖北候补道(候补道台),官至二品 。
【藩台 臬台 道台 制台 抚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的道台是现在的什么官职-】盛宣怀的合作伙伴,有打工皇帝之称的清末巨富郑观应,在富可敌国的情况下,也买了个侯补道的官 。
就连慈禧的弟弟桂祥,也梦寐以求当粤海关道员 。
“道台”(道员)魅力为什么这么大?道台,是大清首创的官职,在清朝建立之初称为“道员” 。
清代的地方机构跟中国历代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分"省、府、县"三级 。
省的最高官员为总督和巡抚,他们是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其中总督为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 。省下面一级是府,府的首长是知府,知府最初为正四品,后来降级为从四品 。
县是封建王朝最低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衙的长官是知县,级别是正七品,即人们常说的七品芝麻官 。
清朝建立之初,道员官阶并不固定,是临时性的兼差;直到乾隆时期(乾隆十八年),道员的官阶才固定下来,一律定为正四品的地方长官 。
个别情况下,道台也有成为正三品甚至正二品的,比如盛宣怀的大公子 。
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曾经捐了个道台,级别就是二品 。
藩台 臬台 道台 制台 抚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的道台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甚至在个别朝代,比如在乾隆嘉庆时期,个别道台还像钦差一样,代表皇帝行使职权,到各地完成使命,手握“密折封奏”的大权 。
到了光绪时期,道员的级别更高;光绪时期的御史李慈铭曾经说过“今则外官道员多至二品,其封皆至一品矣.”
能赚“十万雪花银”的地方知府,权力显然不能跟道台比肩 。
之所以那么多人对道台趋之若鹜,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级别高,而是权力大,是个肥得流油的差事 。
道台级别虽然是介于总督、巡抚和知府之间,但严格地说,道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地方行政机构;或者说道台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实际上它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怎么说都比知府级别高 。
以《光绪会典》记载,清代的道台,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巡道”,另一种是“分守道”,即“民事行政道台”和“具有特殊职能的行政道台” 。
藩台 臬台 道台 制台 抚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的道台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前者是省级督抚和地方府县官员的承上启下的联系人,既有“观察”(监督)地方行政的权力,也有署理河务、水利等地方事务的职能 。
后者则专门负责特殊事务,即外快非常多的行业,比如“粮道”、“盐道”、“河务道”、“提学道”、“茶马道”、“分巡道”、“海防道”、海关道,屯田道等 。
在清代的地方行政体系里,“道台”责任重大,权力不小;他们既肩负着监督行政官员的责任,又负责多项关乎国计民生,油水很多的事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