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抢宏光mini风头:小电驴重新火起来了( 二 )


“有不少跨城通勤的年轻上班族,原本打算买廉价电动汽车代步,但今年都涨价了,于是觉得不太划算,于是打算买台小电驴先开着 。”小朱透露,往返通勤 30公里内的用户,电动自行车是不错的选择 。
他认识一位家住临深的区先生,购车后就是每天骑车到坪山、龙岗上班,每天代步通勤距离在30 公里以内 。小朱表示,目前厂商为了吸引这部分买家,旗下的中高端电动自行车都开始重视驾乘舒适性的配置,如增加座椅厚度、长度,增加USB口(便于手机充电),在功能上紧逼低端纯电动汽车 。
无独有偶,广州白云一位电动自行车商家也告诉懂懂笔记,随着广州部分区域解禁电动自行车,加之低端纯电动汽车涨价等因素,今年二月份开始,店里长续航电动自行车销量就开始猛增 。
有一部分住在非限行区域,原本打算购买廉价纯电动汽车接送孩子上学、上下班代步的用户,开始转而购买更轻便、舒适的长续航电动自行车 。“尤其是家里有一台外地牌、受城市限号影响的燃油车,计划购买一台能上绿牌的微型纯电动汽车,作为出行补充用途的用户,现在都琢磨选购中高端电动自行车了 。”
那么,在低端纯电动汽车企业“主攻”的三、四线市场,电动自行车的销售情况,究竟如何?
在驻马店的确山县经营着电动自行车门店的大姚表示,今年这四个月来,电动自行车的销量相比去年有所增长 。
“小城市嘛,大家收入都不算高,便宜的纯电动汽车涨个几千元,已经左右小镇居民购车的计划了 。要说走街串巷,电两轮更加方便咯 。”他强调,电动自行车仍是小城镇的代步主流 。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预测,2022年国内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将达4500万,较2021年的 4100万增长 9.8%;未来电动自行车市场仍有较大增长潜力,购车用户主要关注的因素,依然是续航、质量和动力 。
实惠的“小电驴”只是代步过渡品?
新能源车涨价,那么电动自行车涨不涨呢?
答案是肯定的,早在今年三月,便有媒体报道小牛等多家电动自行车品牌涨价的消息,原因同样是因为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 。还有消费者发现,使用铅酸电池的长续航电动自行车,在终端方面的优惠也减少甚至消失了 。
“没想到小电驴会火起来,同样型号的铅酸电池电动自行车,年后买比年前贵了300块钱 。”家住深圳宝安的麦女士,为解决儿子上学接送的问题,于今年3月底,花了4300元购买了一台长续航电动自行车 。
她透露,原本春节前打算购买一台廉价纯电动汽车,预算在4万元以内 。但新能源汽车一直涨价,4万元预算已经很难买到性价比高的车型,“所以选择了电动自行车,反正也是 100 多公里续航,还便宜些 。”
但购车之后她发现,自己比年前买同一款电单车的邻居多花了300元 。其官方指导价 4499 元,邻居砍价之后以 4100元的价格买下了车,“我买的时候,店里生意很好,店家都是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 。”
懂懂笔记走访了深圳坪山、龙岗、宝安好几家品牌电动自行车商店,几乎所有的商家都表示,由于目前电动自行车(尤其是长续航版本)的销量持续上涨,因此铅酸款电动自行车终端优惠也开始缩水 。
“不过相比新能源汽车一涨几千上万元,小电驴涨几百元还是能接受的 。”麦女士坦言,尽管电动自行车暂能“胜任”接送小孩上下学的任务,但她仍在持续观望纯电动汽车的价格走势 。
毕竟相比起低端纯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虽然低价、方便、不堵车,但安全性和可靠性缺乏保障 。再加上新国标下电动自行车被限速,25km/h 的安全时速影响了通勤效率,让一些用户的用车体验不太理想 。
“对于很多上班族、接送小孩的宝妈而言,电动自行车就是过渡品,长远考虑肯定是选择便宜、好停车的纯电动汽车,但是现在价格涨得太快,再等等吧 。”麦女士说道 。
廉价纯电动汽车的出现,曾一度打动了大量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 。只需多加两、三万元的预算,用户即可“鸟枪换大炮”,拥有更为安全、舒适的出行代步工具 。加之一部分车企甚至打出了“放弃电动自行车,3万多入手新能源车”的口号,让很多电单车用户开始动心 。
可经过近半年来的一连串涨价,落地3万多元的廉价微型电动汽车逐渐消失了,而几千元售价、续航上百公里的电动自行车,优势又再度凸显 。
所以,一部分被低端纯电动汽车涨价、低性价比劝退,转而购买长续航电动自行车的普通消费者,或许只是用脚投票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