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迩闻茗 茶禅味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 。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 。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兴起 。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 。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 。
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在生活的当下完成觉悟解脱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南北朝时由达摩传来中国 。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 。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 。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 。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 。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 。其所著《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 。而一千多年前,赵州从论和尚的“吃菜茶”三字禅,开示人们禅修要在生活的每时每刻 。就像喝茶、洗钵、吃饭、睡觉一样平常,通过实践亲身体验,甘苦自知 。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 。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 。
过去,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 。农禅并重为佛教传统 。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 。制茶饮茶,相沿成习 。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 。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 。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 。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 。
“饭罢浓煎茶吃了,池边坐石数游鱼” 。“粥去饭来茶吃了,开窗独坐看青山 。”“禅余高诵寒山偈,饭后浓煎谷雨茶 。”多么娴雅、悠扬,多么自然、无求,“茶熟透瓶香”,其香自溢 。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 。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 。茶的本性是冷静的,而禅是思索的、理智的 。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 。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
中国茶禅文化对全球社会文化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
中国茶禅文化传入日本,于是而有日本之“茶道”;传入英国,于是而有伦敦“午后茶”;传至欧美,竟有所谓“基督禅”者 。茶禅文化影响世界文明,实深广远 。
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 。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定亲,以茶馈礼,以茶贸易,民情风俗,均与茶不可分离,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
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 。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遐迩闻茗 茶禅味】“风扬茶烟浮竹榻,水流花瓣落青池 。”没有茶禅一体,谁解得此种空阔、坦荡又浑厚的禅的美丽呢 。就像我们今天在紧张、繁忙的空隙里,用心去泡一碗茶,用心去品一口茶,得到无法言喻的当下宁静 。就如禅师舍诸乱意,去到一个寂静、空灵、没有干扰的地方,真正的从容不迫恬淡安适,如入禅定“烟薰茶灶黑,麻蒸布裘斑 。不悟空王法,缘何得此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