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 这些新职业,你了解吗

知识分享博主
科学传播的市场比想象中大
本报采访人员姜泓冰
今年夏天,唐骋毕业了,结束了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的7年学术生涯 。与许多同学不同的是,他没有继续申请博士后,而是当起了全职博主 。
在哔哩哔哩网络社区,唐骋和女朋友一起运营的账号“芳斯塔芙”拥有超过150万粉丝,2019年入选了B站百大“UP主”榜单,已是科普圈的知名博主 。
“芳斯塔芙”几乎是一夜“爆红”的 。去年2月14日,唐骋首次尝试发布原创古生物科普视频《奇虾:初代霸主的故事》,24小时内播放量近10万次,账号粉丝量两天内从700涨到4.2万 。这促使他们开始以每一两周更新一次的频率推出原创视频 。每条5—15分钟的视频,从前期查资料、写文案、找素材,到确定剧本,再到剪辑、配乐等等,工作量不小 。原本只打算是业余玩玩的两人,做起了全职博主 。
“爆红”并不是偶然 。唐骋从2014年起从事科学传播,曾在其他平台写过100多篇科普文章 。专业的科研能力让他擅长查找资料、考证信息、力求精准科学,参与在线课程等工作的经历,也为他做视频或直播提供了技术积累 。
“这两年,从一开始只是凭兴趣跨界,到不敢相信自己火了,再到创作力开始爆发,有些心态浮躁,现在则是恢复平常心 。”唐骋说,虽然火了之后多了许多其他活动和工作,但他给自己的定位永远是一个科学传播者 。“目前只想集中精力做大,扩展更多形式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传播的需求会长期存在,我对科普领域的用户增长持乐观态度 。”唐骋说,他们已经有两位兼职助手,即将开办工作室 。
这个暑假,唐骋的父母来到上海,“主要是想在他毕业前尝试说服他去找份工作 。毕竟,做博主不稳定、压力大 。”唐骋妈妈说 。唐骋能理解他们的担忧:“国内科研人才还严重缺乏,名校毕业的博士做自媒体作者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意味 。”为了说服父母,他坦率地告诉他们,现在的收入“配得上‘博士身份’” 。不过,即便亲眼见识了儿子的视频和直播影响力,父母仍不免担心,比如社保、户口、以后孩子上学等问题 。
眼下,唐骋在上海市郊松江租房居住,家和工作室、直播间合一 。因为户口、社保方面的诸多政策都和“工作单位”绑定,他认识的一些博主作为“自由职业者”,不得不“挂靠”某个公司 。唐骋却担心,这容易给未来发展留下隐患 。他期待着更多鼓励新业态发展和灵活就业的好消息,让自己和小伙伴更安心地工作 。
在线学习服务师当网课“班主任”不简单
本报采访人员魏薇
在一些人眼中,“在线学习服务师”是个“打杂”型的工作,所负责的内容与客服、运营、授课教师都有所关联 。不过,在“少年得到”App的在线学习服务师沈博昭看来,做好这份工作,不仅要懂教育、教材和沟通,还要懂产品、数据和运营 。
不少专家也持同样观点:在线学习是充分激发和调动学习者自我学习诉求、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的过程,因此,在线学习服务师不应是简单的网课“班主任”,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心理沟通技巧 。
目前,沈博昭带两个班,每班100人左右 。线上上课时,她需要同步监课保证学生的在线学习质量,课后,还要一对一点评作业和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还要运营社群 。为此,原本学商务英语专业的沈博昭考取了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并且一直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
在线学习会产生大量的学习数据,涉及课程参与、发言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在线学习服务师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制定相应改进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除了跟孩子们沟通,我们也会跟家长沟通,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 。”沈博昭说 。
平日里,运营微信群是沈博昭的重要工作 。除了发布课程相关资料,她还要就学习过程中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在群中发起互动讨论,“得让家长觉得这是一个学习讨论的群,可以互相分享经验 。不过氛围整体要把控好,所以要经常引导,不仅要鼓励孩子,也要鼓励家长 。”沈博昭说 。
最近半年,报名网课的孩子数量大幅增长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少年得到”招聘了不少在线学习服务师 。董事长张泉灵认为,除了教育专业能力,在线学习服务师需要有强烈的服务精神 。“他们需要时刻倾听学生和家长要求、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能读懂数据,做一个连接各方的有效沟通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