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核磁、B超到底有什么区别?心功能检查别忽视这5项!
“核酸检测+肺部CT造影”在病毒确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让大家再一次认识到CT检查的优势 。
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疑问,比如:平时我们体检都是在查肺部X光平片,它是不是没有CT管用、查不出肺部病灶?那些B超、核磁共振又分别都是查什么的?

文章插图
这些疑问,可能在体检时医师并没有机会详细地向你解答,那不妨来听听可可的介绍吧!
1,X光、CT、核磁、B超这些影像学检查都查啥?
常有人觉得,影像学检查似乎都差不多,我只要做了其中一项就可以 。这种想法其实十分不妥,4个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其实各有利弊,有时还需要同时进行 。所以大家不要因为检查了一项没有问题,就掉以轻心 。
1,X光平片:骨病
X光会穿透人体,而不同部位的组织密度不同,吸收到的射线量也不同,就会呈现出层叠的半透明状态,特别是对骨骼的成像十分清晰,但多用于粗看骨骼健康
由于肌肉组织重叠,所以对<1厘米的早期病灶筛查不明显,比如肿瘤、炎症、纤维硬化等,也无法分辨出血氧流动的情况 。通常,当病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只是将其作为病情发展和治疗情况的观察指标 。
X光的优点是检查速度快、价格便宜、辐射量低,适合筛查骨折、器官内钙化沉积、肿块、消化道异物等问题 。
2,CT、PET-CT:肿瘤
CT是在X光平片的基础上强化的断层扫描检查,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部的横截面,有助于筛查1cm以下的结节、肿块、空洞或纤维钙化病灶等 。但CT的价格较高、辐射量较大,所以不建议过于频繁检查 。
而低剂量螺旋CT则是CT的简化版,其放射量较低、图像清晰度稍低 。
PET-CT被称为“肿瘤筛查神器”,主要是将人体内某种营养物质,像是葡萄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酸等,标记上放射性核素,再通过CT扫描观察它们在体内的代谢聚集情况 。
它能够发现早期的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征兆,但费用较贵,适合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度疑似患者,不建议普通人群使用 。
3,核磁共振:炎症、创伤
简称为MRI,通过收集人体的核磁共振信号来做出立体影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即可检查,而且无辐射 。检查的图像清晰,可以将软组织、血液流动、关节骨骼等情况都显现出来,但假性的病理阴影比CT多,说明这一方面的准确率可能不如CT 。
另外,检查价格比较昂贵、扫描时间相对较长,适合检查发生在关节、肌肉以及软组织处的炎症、创伤、肿瘤或退行性病变等,比如腰颈椎间盘突出症、滑膜炎等 。
4,B超:消化系统疾病
超声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部的肌肉组织增生、血液流动等情况,对于检查腹腔器官的健康,是否需要空腹得视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对于肝胆胰等内脏检查需要空腹,但对于一些妇科检查需要憋尿 。
B超检查时间不长,价格不高,适合大部分人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此外还有彩超、超声造影等强化版,有相关疾病的人或高危群体,要注意定期检查 。
2,心脑血管疾病5个专项筛查
近些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大家对相关的检查项目也要重视起来 。通常检查心脏功能有4个专项,常年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的患者,要注意每1~2年检查一次 。
1,冠状动脉造影
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早发现无症状的冠心病或心肌缺血情况,或作为心梗患者的复查项目 。
但要注意,因为检查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只建议高度疑似的冠心病患者或确诊患者,才进行此项检查 。
2,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可以检查出心脏腔内和周围重要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发现心肌疾病、血液淤堵、慢性心衰等都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同时测出心脏射血分数 。
3,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症最简便、常用的方法,通过S-T段波异常、Q波异常等可评测心梗、室颤、早搏风险 。高危患者还需定期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 。
4,动脉粥样硬化检查
是一项初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项目,可根据测量手臂及脚踝的血压并进行比较,同时测量脉搏传达速度来判断动脉硬化程度 。对于高度怀疑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还需要进行其他的必要检查 。
推荐阅读
- 梦见前面的桥坏了、不能过桥 梦见桥坏了预示着什么
- 公司把工资拆分成好几块,又是绩效、又是奖金……之秘密
- 完胜QQ、微信,用这5款免费神器传文件,工作效率立马翻倍
- 卸妆水、油和膏有什么区别?从这3方面来区分
- 酸奶|2022夏季口红新品抢先看,YSL、GUCCI新色绝美,Dior堪称收藏品
- 9类人群千万不要吃辣椒
- 正山小种茶的饮用方法,注意
- 诸葛亮与普洱茶的难舍情缘
- NFC手机加密卡?卡模拟
- 为什么iPhone手机要区分国行、港版、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