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被誉为茶叶港】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和中亚、欧洲之间有一条古丝绸之路,它曾经是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却很少有人知道,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我国的北方草原曾有一条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并且能直抵欧洲的驼道 。那是一条已经被历史尘封湮没,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中俄茶叶贸易之路 。这条茶叶之路繁荣了近200年,是当时重要的国际商道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早在公元16世纪,已有茶叶出口的历史 。公元1654年,俄国公使巴伊科夫在北京住了半年多,清政府每天提供一定的普洱贡茶给俄国使团,巴伊科夫在同清政府打交道的北京贸易谈判中,购买了茶叶带回国 。公元1674年,莫斯科已经有了中国茶售卖 。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不但确认了两国东段的边界及其走向,也正式开启了两国间的商贸往来 。公元1716年,俄国来华商队开始成交茶叶,此后,茶叶逐步成为俄国商队采购的重要商品 。
1727年,清政府与沙俄帝国签订《恰克图条约》,确定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的边界线,更丰富了清王朝与俄国的贸易形式 。从此,两国贸易局面一步步打开,从单纯的商队贸易逐步过渡到商队与边境互市贸易并存 。
汉口,在清代是江南大宗茶叶外贸的加工与集散地 。中俄茶叶之路,以汉口为起点,经恰克图到俄国和欧洲腹地 。有沙漠威尼斯之称的恰克图,与中国江南水乡的汉口,位置上一北一南,因为茶叶贸易的联系它们成了一对姊妹城市 。
由中国销往英国和俄国的茶叶,大量由汉口起运 。1861年由汉口港出口的茶叶8万担,1862年为21.6万担,以后逐年增加 。从1871年至1890年,每年出口达200万担以上 。这期间中国出口的茶叶,垄断了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占国内茶叶出口的60% 。穿梭往来的运茶船队不断进入汉口港,停泊茶船的码头长达30多华里 。汉口因此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 。
1863年至1873年,俄商在羊楼洞开设了顺丰、新泰、阜昌3个茶厂 。为了与英商争夺茶源,俄商不仅以高出英国人几个百分点的价格收购茶叶,就地加工,再运至汉口的俄商洋行转口出售,甚至在1874年将3座茶厂搬迁到汉口,把顺丰茶厂设在英租界下首江滩边,新泰茶厂设在兰陵路口,阜昌茶厂设在南京路口1893年,俄商又在上海路口设柏昌茶厂 。顺丰茶厂还在江边辟有顺丰茶楼码头,这是武汉三镇第一座工厂专用码头 。
在汉口英俄茶叶商战中,英商终于败北,撤离汉口茶市,转到印度和斯里兰卡去开辟印度红茶市场,俄国人垄断了汉口茶市 。1905年,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全线通车,羊楼洞及汉口的茶叶,绝大部分由火车输往俄国,往昔繁忙的由汉口至恰克图的茶叶商道衰落,成为历史的陈迹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输俄茶叶贸易日趋衰落,在汉口的几家俄商茶厂相继关闭,长达两个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终于淡出历史舞台 。
推荐阅读
- 你知道中俄茶叶之路的对姊妹城市吗
- 葡萄酒与茶叶你更钟情谁
- 茶叶放冷藏还是冷冻
- 茶叶是冷藏还是冷冻好
- 茶叶的传播是跟随着人口的大迁移
- 宋朝的每个角落都有茶叶的香味
- 内蒙古茶叶在历史上发展之路
- 你要送别人茶叶么 赶紧来看看这个
- 各地饮茶习俗有哪些
- 芈月与茶叶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