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孵化让我们自己的音乐剧也亮起来】近日,2020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落幕。近几年,仅在上海上汽文化广场上演的原创剧目就有39台、101场,可谓落地生根,未来可期。
相较于其他舞台艺术,原创华语音乐剧虽然出发得晚,但从一开始就站在一条没有太多历史沉疴的新跑道,起点清晰,道路顺畅。中国人特别是大城市的观众偏爱音乐剧,多少和我们这个民族有欣赏传统戏曲的音乐基因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剧没有经历过舞剧那些长达几十年的“中国化”“本土化”辩论,也没有经历过究竟是舞蹈表演戏剧,还是戏剧指挥舞蹈的迷茫。没有负担,轻装上阵的音乐剧,出发伊始,就明确了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灯光、舞美融为一体,综合打开观众的视听感受,带来了丰富的身心体验。但是,音乐剧的创作成本不低,需要调动的资源也更复杂,因此当大量年轻人投身到音乐剧的创作中时,一个能够连接创作者、业内人、观众的平台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帮助青年编剧、作曲、演员等稳步成长的科学孵化机制,就更重要了。
文章插图
图说:2020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落幕 官方图
在2020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展演作品中,我们看到从事音乐剧创作的年轻人,显现出更好的创作基础和艺术视野。从西方音乐文化入手的多年训练,让很多年轻音乐人具备严谨、理性的思维,对结构性、整体性的把握更沉稳,而国际化视野也让他们调度和运用各种素材时显得十分得心应手。同样是表达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音乐剧在结构上趋于完整成熟,作品色彩更灵活轻盈,耐人寻味。
比如,作品《南墙计划》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1世纪初——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发生碰撞与较量的年代,讲述父子两代人各自执着追求梦想。乍一看这剧情介绍,这必然也必须得是矛盾对立冲突吧,但是剧中的京韵大鼓和摇滚在汉语言独有的词曲珠联璧合的音韵氛围里,不但打不起来还温情脉脉……那么,把矛盾冲突这一习惯手法变成“回归”也未尝不可,就像奏鸣曲那样,呈示——展开——再现,旋转着,循环着,回归主调,到达一个稳定的和声、完美地收束。再比如作品《你在哪里?》以阿尔茨海默症为切入点,讲述了三代女性两对母女之间的误解与隔阂。这类表达人性的话题,我以为是音乐所不擅长的,势必要依赖于戏剧的手段去展开矛盾冲突。但是这个作品熟练运用了非常多的音乐技巧创造出强烈的激情,并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可以说是音乐以自己的语言复制了舞台上的情节,从而加强了戏剧性。那些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情节迅速推进中,这种风格,而不是具体的故事,让我牵挂——最后的最后,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再见?
这些“未完成”状态的作品很好地运用了音乐的手法和特性,在观赏中一直有灵感火花不断闪现的新颖体验。成功让观众摆脱了以往对原创音乐剧的印象——极力模仿国外经典结果变成尬唱尬跳,让观众看到了原创华语音乐剧“在地发展”的土壤和空间。源于创作者自身经历的普通故事,更适合于孵化创作,年轻的创作者和观众容易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影响音乐创作为了去理解吃透主题素材而竭尽全力,甚至放弃了音乐主体的身份,亦步亦趋跟着文学台本去创作。反而是驾轻就熟地选择素材,运用技巧,调理作品。因此,音乐的结构,也就具备了舞台语言的作用和意义。
相比较于一部没有错误却平淡乏味的完成品,“未完成”之所以令人充满期待,还因为它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和张力,像一只只准备迎风起飞的风筝,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当国外原版引进在遭遇疫情而停顿,无论是主题、语言还是文化背景,本土原创音乐剧不缺资源,这正是我们改变一味引进、总是被国外IP卡住版权的好时机,业内关于引进与原创的破局之争、流量效应下拿什么去支撑未来的思考,似乎也有了方向。汇聚资源,培育人才,科学孵化,在地发展,必将带动新一代创作者和观众的共同成长。(王曦)
推荐阅读
- 如何直观地说明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 世界顶级科学家姚期智:71岁放弃美籍,如今已回国培养顶尖人才
- 罗素:对平庸的崇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恶之一
- 深度阅读,慧眼识金,找到宝藏
- 四个科学史上被认为荒谬的理论,现在都被认为是对的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经工集团党委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 很快,我们的古典乐、民乐都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诗鲸2068《每一个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