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我们的古典乐、民乐都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其实我们也只是想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让我们国家的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古典音乐,让他们和古典音乐家的距离逐渐缩小。这是我们的初衷,我相信用不了很久,我们自己的古典音乐、我们自己的民乐,都可以在我们广阔的大地上得到一个很好的延续和传承。”旅英钢琴家孔嘉宁在期待之余,还特意感谢本臻音乐对古典音乐事业的付出,“这样专业的水准和创新精神,给予每一位音乐家足够的推动。”
此前,时年32岁的孔嘉宁晋升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正教授,成为该校最年轻、也是唯一的亚洲籍教授。除了“新一代学术型钢琴家领军人物”,孔嘉宁身上还有一个标签——钢琴家傅聪先生的关门弟子。傅聪先生曾作出如此评价:“孔嘉宁极具天赋,并且一直严肃努力地追求音乐艺术的真谛。他的前途无可限量。”
 很快,我们的古典乐、民乐都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文章插图
旅英钢琴家、皇家音乐学院(RCM)钢琴教授孔嘉宁
忆傅聪先生,谈传承艺术
“傅先生有个习惯,每个曲子喜欢只给一个学生讲一次,他说要把所有东西在这一遍里头讲完。所以你弹一遍以后,他花两三个小时给你讲,每一个细节都会从头讲到尾,而且会坚持你要按照他的方式来。如果你没有或者说他看出你没有想要按照他的方式,他就不会接着往下,他一定要把这个细节处理的像他一样。其实他这么带你一遍,如果是悟性高的或者说聪明的学生,基本上就已经把他的套路还有一些很深入的东西学到了。逻辑其实他没有解释过,但我觉得他是这个意思:离开了我这里以后,你怎么弹或者你想怎么演,跟我就没关系了。”孔嘉宁在回忆中加入一点猜测,“比如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是他非常擅长的。我跟他上了一遍,等到两年之后,我在伦敦最好的音乐厅WigmoreHall再弹奏,第二乐章的速度,我弹得比他慢。弹完以后,他就说:‘我觉得你第二乐章好像太慢了,但是无所谓,你弹得是很consequential,你是按照你的思路继续下去的。’所以他是非常典型的,从每一个细节要求学生按照他这样去做的,也最能学到很深入的东西。”
 很快,我们的古典乐、民乐都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文章插图
孔嘉宁与恩师傅聪交流
钢琴教学是一个传承的艺术,从老师到学生,再从学生到下一代学生到再下一代学生,是一个轨迹可循的过程。“我从我的老师们那里学来的东西,我十分希望在我这里消化发展了以后,我再延续给我的学生。然后,教学和演奏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对于演奏来讲是一种很大的促进,教学相长。因为有很多事情,它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从教学来说,很多时候,我在学生身上发现了问题、或者说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我通过思考想到一些解决的办法,会让我自己演奏的思路更加清晰。我自己弹琴的时候,可能是一种直觉的过程,在跟学生交流或者教学以后,我会发现很多东西会更加清晰、更加思路化。”
所以在孔嘉宁的教学过程当中,不管是对于谱面还是对于音乐本身,都会有一次重新的认识。学生们所遇到的问题,会在新一遍的梳理过程当中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思考结果。“因为很多时候我自己演奏是一种本能的或者直觉的反应,但是这种东西你很难去把它调理好,很难告诉学生,很难就这样传给学生。你要通过语言、示范、整理还有逻辑等,告诉学生前后的关系。所以你需要被迫做一种调整,把你自己下意识的东西转化成一种理性的思维导向。其实这样之后,我自己的效率和想法会变得更加理性化,我觉得这个思维过程是很重要的。”
 很快,我们的古典乐、民乐都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延续。“
文章插图
孔嘉宁在音乐会现场
孔嘉宁是傅聪先生的学生,从弹奏中可以一眼看出,因为它是一种延续,尤其是从风格上、从音乐理解上来说。但是我们现在又追求着一个“个性与共性”的问题。一个学生,应该是分阶段的。从模仿开始,一字一句,尤其是当你的思维还没有很成熟的时候,你要按照你老师的思维去学习,如何控制每一个细节。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先画一个方,再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作曲家的理解,包括你认为作曲家他想表达的意思,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情感的变化,最后把它变成一个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