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历史沿革不明晰的问题,洛惠渠管理中心走访渭南各地的博物馆和档案馆,查找相关的文物,查阅相关的史料。“以前只知道《史记·河渠书》中关于龙首渠的记载。现在我们更多了解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肇始于汉,筑陂于三国,重开于北周,显效于唐,不绝于宋元,泉溉于明清,兴建于民国而振兴于当代。”党百京说,他们还不断挖掘灌区蕴含的龙文化、汉文化等文化价值,以及测量技术、“井渠法”等科技价值。
与此同时,洛惠渠管理中心编制了《洛惠渠水利工程遗产维修保护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对灌区内遗产的保护,在重要遗址地都设置了标志牌,对五号隧洞、龙首渠井渠遗址进行了渠堤硬化、栽种绿植,对龙首坝、藏银楼等遗址周边进行除杂清污、安装保护网。
“申遗成功后,灌区内的遗产肯定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得到更好的保护。”党百京说,目前洛惠渠管理中心已经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着手编制《龙首渠引洛古灌区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并计划将此纳入到黄河流域遗产保护利用的大规划之中。同时,洛惠渠管理中心正着手开展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文物遗存普查登记与征集工作,准备筹建“龙首渠博物馆”。
与党百京不同,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党支部书记樊建武则更期待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个“金字招牌”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申遗成功没几天,就已经有不少来自山西、河南的游客来龙首坝参观了。以前每年来龙首坝参观的人次有50多万,以后肯定会激增。这将会更好地带动村里旅游产业的发展。”樊建武说,目前樊家川村打造了龙首坝景区、龙首现代农业园区,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建设渭北民俗风情街、特色民宿等,不断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此外,樊家川村借助龙首坝的名气,打造“龙首坝”牌有机农产品品牌,并发展了3500多亩酥梨和500亩设施大棚。“今年‘龙首坝’牌酥梨卖了4000多万元,如今龙首渠名气更大了,我们的酥梨也就更有市场了。”樊建武笑着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个‘金字招牌’会让樊家川村更美更富!”(采访人员田锡超文/图)
推荐阅读
- 此剑在地下两千多年,不仅从未生锈,还锋利无比,这是为何
- 这座宫殿竟然是故宫的两千倍,仅直径就已超过了八十公里
- 诸子百家中,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
- 荣成市埠柳镇有个“不夜村”,两千多年前曾是一座县城
- 犹他州发现谜一样的工具,专家说,它就是两千年前的“古针”
- 拥有两千件藏品的徐政夫,在不经意间成为亿万富翁,影响颇深
- 中国3大神秘组织皆来自民间,延续两千多年,如今状况如何了?
- 是“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这是两千年前就讨论的问题
- 两千年前,司马相如写下13字休书,卓文君回了首诗成千古绝唱
- 考古盗墓|诸葛亮临终前的最后一计,骗了世人近两千年,至今仍然无人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