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历代是如何祭孔的( 二 )


整个过程,用六佾或八佾的乐舞,演奏金声玉振,古朴悠扬的韶乐,吟唱孔子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颂词。如曲阜孔庙在元代祭孔的祭文中有:“尚资神化,祚我皇元”,“阐我皇风,四海永清”的颂词。从中可以看出,祭孔一方是出自对孔子的敬仰,但最重要的是为皇权服务的政教合一。
初献、亚献、终献是整个祭孔活动中的主体部分,由主祭(一人),陪祭(二人)分三次把酒类、蔬菜、肉类、干鲜果品等祭品奉祀到孔子像前,“三献”分别奏宣平、秩平、叙平之章曲,用六佾舞。月台上站立三十六名舞生,身穿蓝色长袍,头戴黑色平顶方角帽,脚蹬皂鞋。舞分文舞、武舞两班,每班又分两组,每组八人,相对而立。武生在前,右手执戚,左手执干;文生居后,右手执羽,左手执龠,在八音齐备的乐器伴奏中,舞生跳起祭孔乐舞,每一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舞姿刚劲舒展,具有古典美。
撤撰,乐奏懿平之章。
送神是祭孔礼仪的最后一部分,乐奏德平之章。歌词为:凫泽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胶痒。
祭孔的六个乐章高度评价了孔子伟大的一生,歌颂了他那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和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教化作用。
祭孔活动的主祭官、陪祭官、乐生、舞生、歌生共二百多人,身着清朝服饰,神情肃穆,祷告虐诚,整个场面庄严典雅,有置身于古代传统文化的氛围之感。
清代太庙祭祀
清末,即1906年,孔子升为大祀。祭孔与祭太庙、祭天地等同,祭祀也达到了国家最高礼制,可谓登峰造极。清代太庙祭祀,是为大祀。其主要活动有时享、告祭、袷祭等。
时享即“四孟时享”。它源于古人感慨时序的交替,随气温变化,而追怀故去亲人,按季节所举行的祭祀。是所谓“因时变,致孝思,故备三牲黍稷品物以祭”。清承旧制,于顺治元年九月规定:每年春、夏、秋、冬四季之孟月(第一月),由皇帝亲诣太庙祭祖(如有事可遣官代祭)。
告祭:凡登基、上尊号、万寿、大婚、册立皇后、亲征、加上尊谥、册立贵妃、灵柩奉安地宫、凯旋等国之大事,皇帝皆亲诣太庙中殿告祭或遣官于后殿告祭。
袷祭:意为合祭,它是清代皇家特有的太庙祭祀活动。每年除夕前一日,皆将太庙后殿供奉的远祖四帝后之神牌,与中殿自太祖以下亡故诸帝后之神牌同合于前殿祭祀。
据《钦定皇朝文献通考》载,顺治帝在位十八年,“时享”太庙亲行二十八次,自顺治十六年始行“袷祭”亲行二次;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时享”太庙亲行八十二次,“袷祭”亲行三十二次;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时享”太庙亲行三十次,“袷祭”亲行十一次;自乾隆元年至五十年,乾隆帝“时享”太庙亲行六十六次,“袷祭”亲行四十九次。
清代帝王之所以频繁地亲诣太庙祭祀,不仅是仿效汉文化“敬天法祖”,更主要是以此加强与汉文化的融合,为江山社稷永固,来祈求神佑,祈求得到祖宗神灵的庇护。清代还废除了祧庙制度,自太祖以下诸帝神主永不迁毁,世世供奉,而不是完全依照古制“亲尽则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