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

不久前,关于汉服和韩服起源的问题,引发两国网民的热议——起因是一位中国画手在推特发布了一组古风混搭图。这组图被部分韩国网友认为是韩服。而后,韩国网友发起“韩服挑战”,认为汉服抄袭他们的民族服饰。
国内不少网友、公众人物站出声援汉服,随即,中国历史研究院与共青团中央的官博也搬出史料,力证韩服发展深受汉服影响。面对如此热议的话题,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的董曦丹老师为校内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汉服课。
 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
文章插图
知华夏礼仪,习历史智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上课前,董老师用一曲荡气回肠的《重回汉唐》仿佛把大家带回了汉唐盛世,曲毕董老师带领大家大声诵读了这首歌词。然后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歌词,听到这样的旋律大家有怎样的感受,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表示:美!激动!自豪!想跳舞舞剑……一堂别开生面的汉服课拉开了序幕。
 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
文章插图
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课堂开始,董老师就引用了一段《春秋左传正义》原文:“中国又称华夏,‘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一番解读,让在场的同学们了解到原来平日里大家 “华夏民族”的自称竟然与身上的汉服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
文章插图
董老师从夏商周以来,如数家珍地追溯这汉服几千年的形态演变,从各朝代的社会特点、服装形制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特点分析汉服的发展脉络,从上衣下裳、到深衣、到襦裙、到襦裤;从礼服制度到舆服制度到服色制度……在她看来,汉服的变化就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也是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里,等级文化、政治文化、礼仪文化、孝道文化,以及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的直观体现。
赏华服只美,展民族自信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完整的汉服体系包括首服、体衣、足衣和配饰。汉服的繁荣对周边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有着很大的影响。”
课上,她提到了不久前网络上兴起的汉服韩服起源之争。在国内网友、公众人物纷纷为汉服发声捍卫外,中国历史研究院与共青团中央官微也立即拿出史料力证。正是这件事,让董老师觉得有必要给同学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服饰。
 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
文章插图
董老师在两名身着汉服和韩服同学的配合下,通过衣物领口、袖口、装饰部件等细节与明代袄裙作对比,阐释了两者之间的渊源与差异,韩服受汉服的影响很大,在李朝时代,第三次变革的过程中仿照明朝汉服最终定型。现代韩服里,除了源自西方的马甲和满族的马褂子,其他款式均学自汉服。
 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
文章插图
 民族|董曦丹老师的文化课堂——展民族自信,让汉服文化长盛于世界
文章插图
课上董老师一直对学生们说我们要有民族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一直是董老师在各种课堂上向同学们强调的内容,也是董老师所说的“课程思政”的重要理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