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角度,分析汉初为何能成功推行“无为而治”

导语:“无为而治”造就盛世,为何汉初能成功推行?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角度,分析汉初成功推行无为而治,汉承秦制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图强争霸,纷纷变法改革增强国力,有秦国商鞅的法治变法实行“霸道”治国,韩国术治变法实行“术治”,齐国吏治变法实行“吏治”,还有实行“仁治”的鲁国,实行“王道”的燕国;在这些治国理论中,儒家、墨家、法家是显学,还有一种思想也是显学那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但这种治国思想在汉朝才被统治者完全采用。
本篇文章我们了解一下道家的无为而治,它是道家老子的主要学说,也是老子对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的观点,是道家对于治国理念的一种体现;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道之间的联系,也是道家的核心观点,更是体现自然发展的一种规律。
 观点|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角度,分析汉初为何能成功推行“无为而治”
文章插图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当中绝大多数的盛世,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的指导之下形成的,比如说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等,这些都是由无为而治这样的观点进行辅佐的。
无为而治,造就我国王朝“盛世”
很多人并不理解无为而治到底指的是什么?总是认为无为而治说的就是什么都不做,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无为而治,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本篇文章,分析一下,无为而治到底有哪些具体体现?在汉朝初期推行无为而治的基础又是什么?
无为而治并不是君主不作为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无为指的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过多的干预人们的作为,指的是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让人民能够充分的去体现自身对于生活的作用,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过分的要求平民百姓们进行付出,同时也不过分的用制度去干预他们的行为。
在老子的观点当中,无为而治是一种用制度,来治理国家的方式而不使用人来治理国家,这里的制度更加倾向于法律,也就是依据明确的法令,来规范整个国家的行政制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制度的规划上面,却不过多的干预制度之下人们的自身生存和发展,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的自主能动性。
 观点|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角度,分析汉初为何能成功推行“无为而治”
文章插图
无为而治有利于休养生息
这种形式有利于让每个人都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过分的要求人民群众为国家的设施建设做努力,尤其是在王朝建立之初非常实用,毕竟在每一个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结束了分裂之后走向统一的最基础时段,整个王朝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的,在这个时候最适用的就是无为,不对平民做出过多的约束和要求,让他们能够融入到自身的生活当中去,安稳的发展最基础的农耕事业。
如此一来,整个国家的基础就会得到稳固,实力也会缓慢的进行恢复;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过多干涉的行为,并不是不干预也不是不作为,而是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同时淡化总体领导者的作用,放在古代历史当中来看,就是能够稳定平民百姓的发展,稳定整个国家基础的建设,在此程度上淡化皇帝这个角色对于普通百姓的震慑作用。
汉初实行无为而治,与秦朝命运不同
就比如秦汉,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将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没有经历过渡阶段就完全的推行到了所有的臣民身上,然后开始了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无论是哪一道的工序,都需要对当时的平民百姓做出极为苛刻的要求。
 观点|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角度,分析汉初为何能成功推行“无为而治”
文章插图
无论是财力还是物力其实都出自于广大的农业民族,在这样一个刚刚稳定的社会里,农业民族,其实没有过多的精力去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努力;因此在这个时候,君主就不应该过多的干涉他们自身的生活,让他们首先将自身的生活做出保障,之后才能够慢慢的融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