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号|“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如何确立的?( 二 )


文章插图
八大家文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能各自探得事物的情理,并通过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不是那些专门用力于“区区句字”的人可比。为了驳倒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所谓“古文之法亡于韩”的说法,他们着重强调唐宋文能“毫釐不失乎法”,似乎把唐宋文说成了丝毫不敢离开古文法度规矩一步的样板,未免又失之偏颇。但他们的基本主张,还是“文之必有法出乎自然而不可易者”,也就是说,法必须出于自然,向自然学习,而不是模仿前人的文章,这是一条不可改变的原则。这说明他们还是看到唐宋人之所以成为继承秦汉古文的典范,就因为他们学到了最主要的一条法:把自然作为最高的法则。
不过,唐顺之、王慎中、茅坤等“唐宋派”古文家虽然推崇八大家文,但对八家文的评价并不完全正确。由于他们选文首先从文章是否合于儒家正道的标准出发,据此评判作家的思想是否“醇正”,所以三苏的文章因受《战国策》影响较大,就被他们视为“巧辩之词”,不合“正大之旨”。王安石则更是被斥为“以学术坏天下”,而后又因“用之而祸天下”。茅坤本来不喜欢曾巩的文章,认为“木讷蹇涩”,不够生动流畅。只是因为他写的一些书序和记筠州、宜黄等学校的文章受到朱熹的称赏,又善于阐发六经精义,所以将他与其他七大家并列。而王慎中、唐顺之则因为朱熹文章受曾巩影响较大,都极力推崇曾巩。
 名号|“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如何确立的?
文章插图
根据这样的选录标准,《八大家文钞》所收入的自然大多是不违背儒家教义的文章,不可能全面反映八大家的成就。唐宋派选编八大家文钞,对每篇文章详加圈点品评,比较着眼于起承转接,开合起伏等作文的章法,对清代散文最大的一个流派——桐城派的影响很大。这个流派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他们把“义法”作为文章的纲领。“义”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法”是指文章剪裁精当、章法严谨和文字雅洁。于是八大家中的欧曾,便因他们义理精微、严谨雅洁、平易委婉的文风受到桐城派的特别推重,曾巩更是被奉为古文义法的典范。
尽管明清文人推出唐宋八大家作为古代散文的典范,各有自己的目的,取舍爱好也并不一致。但总的看来,八大家文确实可以代表唐宋散文的主要成就。所以这一名称能够为后人普遍接受。
 名号|“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如何确立的?
文章插图
要在浩博的八大家文集中选出几篇文章来反映他们的全部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册选本只是在参考各家选本的基础上,精选了若干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以飨读者。如果读者通过欣赏这些最精彩的篇章,能够窥知八大家不同的风采,理解古代优秀散文对今天的借鉴意义,这本最简要的八家文选本便达到了目的。
正文/葛晓音
图片/侵删
Eight Essay Masters
“文垂千载” “德行笃定” “家国情怀”
新 书 推 荐
 名号|“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如何确立的?
文章插图
 名号|“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如何确立的?
文章插图
《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
葛晓音 |著
北京出版社


推荐阅读